国有煤矿煤工尘肺患者中结核的流行病学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摘要】:
肺结核是尘肺主要的并发症,也是尘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尘肺患者是发生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尘肺结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这些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当地矿区和居民结核的流行情况、尘肺结核的控制措施、尘肺患者的遗传因素、感染的结核杆菌的菌型特征等。本研究应用现况调查研究方法,在国有煤矿中选取6个煤矿的所有存活尘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收集结核菌株,分析煤工尘肺结核流行的现状和分布特征;采用现况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分析煤工尘肺结核控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尘肺结核的控制策略和措施;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RFLP)检测TNF-α-238G/A、-308G/A的基因多态性,分析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采用MIRU分型方法分析尘肺结核菌株的基因型特征和影响因素;从而为尘肺结核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6个煤矿煤工尘肺结核的合并率为13.63%。不同地区煤矿煤工尘肺结核的合并率不同(P0.0001),安徽C矿尘肺结核的合并率最高,达23.26%;其次是辽宁D矿、北京B矿、山东F矿和河北A矿,其尘肺结核的合并率分别为17.47%、17.02%、10.99%、8.90%;河南E矿的尘肺结核合并率最低为1.41%。影响尘肺合并结核的因素有人均月收入、人均居住面积、尘肺发病的病程、结核接触史、工种、尘肺期别、煤矿别、开始接尘年代。
2.煤工尘肺患者结核病知识/意识差;煤工尘肺结核患者以被动发现为主;煤矿企业的职防与结防机构防治尘肺结核的工作有待改善,职防与结防工作人员学历偏低,非专业人员挤占专业岗位。
3.病例组中,TNF-α-308位点GG、GA、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10%、40.71%和6.19%;对照组中这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14%、28.32%和3.54%,两组人群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x2=5.44,P=0.07)。病例组和对照组携带TNF-α-308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26.55%和17.70%,病例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x2=5.14,P=0.02)。病例组中,TNF-α-238位点GG、GA、AA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7.61%、10.62%和1.77%,对照组中这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2.92%、7.08%和0,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81,P=0.19)。病例组和对照组携带TNF-α-238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7.08%和3.54%,病例组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x2=2.82,P=0.09)。经年龄、体质指数、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触史、开始接尘年龄、接尘工龄等因素调整后,携带TNF-α-238GA/AA型者发生肺结核的危险性与携带TNF-α-238GG型者发生肺结核的危险性差异无显著性(OR=4.295,x2=1.27,P=0.2598);TNF-a-308GA/AA发生肺结核的危险性是TNF-a-308GG型的3.959(95%CI:1.297-12.086)倍,呈明显的等位基因效应关系。以TTNF-a-238GG和TNF-a-308GG为参照组,TNF-a-238GG和TNF-a-308GA发生肺结核的风险是参照组的1.98(95%CI:1.06-3.71,P=0.0118)倍;其他组合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分析结果表明以BMI20和TNF-a-308GG基因型为参照组,BMI≥20和TNF-a-308GA或AA基因型共同存在时,交互作用产生的ORint为26.85,提示此基因变异与BMI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似然比检验,P=0.0024)。TNF-a-238位点和TNF-a-308位点与卡介苗接种史及结核接触史存在负交互作用。
4.结核杆菌临床分离株按是否成簇分为两型。成簇菌株可根据聚类分型的结果分为10型。在成簇菌株中,以Ⅲ、Ⅳ、Ⅴ、Ⅶ型所占比例较大。北京B矿收集到的菌株多聚集在Ⅲ型(7/42)、Ⅳ型(6/42)和Ⅶ型(7/42);安徽C矿收集到的菌株多聚集在第V型(9/18)和Ⅳ型(4/18)。尘肺患者结核菌株多聚集在Ⅳ型(7/20);非尘肺患者结核菌株多聚集在Ⅲ型(5/40)、Ⅴ型(9/40)和Ⅶ型(5/40)。北京B矿和安徽C矿的研究菌株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尘肺结核菌株与非尘肺结核菌株基因型分布差异亦无显著性。结核分枝杆菌MIRU分型的结果显示菌型成簇与否在尘肺患者、煤矿、文化程度、吸烟、结核接触史、初治/复治情况、耐药与否等因素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1.6个煤矿煤工尘肺结核的合并率为13.63%。不同地区煤矿煤工尘肺结核的合并率不同;影响尘肺合并结核的因素有人均月收入、人均居住面积、尘肺发病的病程、结核接触史、工种、尘肺期别、煤矿别、开始接尘年代。
2.煤工尘肺患者结核病知识/意识差;煤工尘肺结核患者以被动发现为主;煤矿企业的职防与结防机构防治尘肺结核的工作有待改善,职防与结防工作人员学历偏低,非专业人员挤占专业岗位;
3.TNF-a-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尘肺结核发生有关,携带TNF-a-308GG基因型的不易感染结核,携带TNF-a-308GA或AA基因型者感染结核的危险性增加。本研究未发现TNF-a-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尘肺结核发生有关。TNF-a-238位点和TNF-a-308位点基因与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触史、BMI间存在交互作用;
4.尘肺结核菌株与非尘肺结核菌株基因型之间未见差异,结核杆菌的基因型未发现不同地区煤矿分布的差异,说明结核菌株可能有相同的来源。
|
|
|
|
1 |
刘振林;王丽华;曲嘉良;孙龙尧;孙健人;;井下现职采煤及掘进工人煤工尘肺调查[J];中国卫生统计;1995年03期 |
2 |
李素平,崔永萍,吴海明,候向华;煤工尘肺与血液中前列腺素E_2水平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6年03期 |
3 |
戴文晖,孟曙光,秦祥忠,徐文寿,刘尚军,申永来;煤工尘肺右侧气管旁带的CT测量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7年04期 |
4 |
高森,陆仲高;蝮蛇抗栓酶治疗煤工尘肺前后LPO水平比较[J];劳动医学;1998年03期 |
5 |
唐邦富,陈德玉;煤工尘肺死亡原因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8年02期 |
6 |
廖谦和;54例煤矿工人尸检肺病理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4年03期 |
7 |
张建芳,多彩虹,孙治平,曲金宁,陈建军,王卫;住院煤工尘肺患者370例心电图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5年05期 |
8 |
邹辉;卜江龙;;煤工尘肺并发肺癌16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1期 |
9 |
启蒙;;什么是尘肺[J];职业与健康;1987年01期 |
10 |
胡遵群;刘兴成;;204例煤工尘肺死因分析[J];职业卫生与病伤;1991年03期 |
11 |
徐从景,姚勇;55例煤工尘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1994年01期 |
12 |
谢卫红;302例煤工尘肺死因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1994年06期 |
13 |
王青兰,绽立雯;Ⅲ期煤工尘肺误诊为肺癌一例报告[J];职业与健康;1996年05期 |
14 |
周永智;836例煤工尘肺死亡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1997年01期 |
15 |
朱小敏,辛勤,张莉;101例煤工尘肺住院死亡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1999年05期 |
16 |
朱玲勤,刘志宏,王淑静;煤工尘肺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活性与微量元素Cu、Zn相关性的探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年03期 |
17 |
陈永青,蔡立群;山西省煤工尘肺发病状况的调查[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2年04期 |
18 |
刘奇初,刘敏;乡镇小煤矿132例煤工尘肺发病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5年03期 |
19 |
孟毅,张自华;煤工尘肺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参考值测定及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1992年03期 |
20 |
宋满景;刘保连;姚汝琳;田琳;郭鼐;李安昌;;煤工尘肺肺泡巨噬细胞形态学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