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醇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
【摘要】:
目的以化学法建立小鼠I型糖尿病模型。
方法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给药后2~6天剪尾采血法测定非空腹血糖并测量体重。血糖大于20mmol/L作为诱导糖尿病成功的标准并观察糖尿病小鼠死亡率。
结果以150mg/kg、200mg/kg和225mg/kg的剂量给C57BL/6小鼠腹腔注射STZ。给药后2天时诱导出糖尿病的比率分别为0%、60%和100%;5~6天时分别为60%、100%和100%。仅在225mg/kg剂量组有1只小鼠死亡(死亡率5%)。诱导成功时小鼠体重下降,下降幅度与STZ剂量相关。糖尿病小鼠经胰岛素治疗2周后仍然维持高血糖状态。
结论以STZ(225 mg/kg)腹腔注射是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制备小鼠I型糖尿病模型的方法。
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胰岛分离技术及胰岛移植模型。
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作为供体。胆总管穿刺后,以胶原酶Ⅴ溶液进行胰腺灌注,37℃水浴静止消化,再以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进行胰岛细胞纯化。以STZ诱导的C57BL/6糖尿病小鼠作为受体,在肾脏被膜下植入400个胰岛细胞。移植术后监测血糖和体重。术后3天内血糖低于10mmol/L作为移植成功的标准。术后第7天,行荷有移植胰岛的小鼠肾脏切除术,并监测其血糖变化。
结果平均每个BALB/c小鼠胰腺可获得95±12(85~112)个胰岛细胞。全部糖尿病C57BL/6小鼠在植入胰岛细胞后,第一天血糖均低于10mmol/L,并且维持至术后第11天。体重在移植术后短暂下降后,又逐渐上升,表明糖尿病状态得到纠正。术后第7天切除荷有移植胰岛的肾脏后,血糖再度升高并大于20mmol/L,证实植入的胰岛是有功能的。
结论以胶原酶Ⅴ消化和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法纯化可获得较好的胰岛得率。肾被膜下胰岛移植治疗小鼠糖尿病稳定有效。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在小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中的抗排斥作用。
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作为供体,进行胰岛细胞分离。STZ诱导的C57BL/6糖尿病小鼠作为受体,进行肾脏被膜下胰岛细胞移植。术后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5天连续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50μg/kg),之后隔天注射,至术后第14天;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剂(1%吐温80)。术后监测血糖。移植物排斥定义为血糖连续两次大于20mmol/L。
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组胰岛移植物的中位存活时间为29.5天(23天~30天),而对照组胰岛移植物的中位存活时间为14.0天(13天~16天),两者差异显著(P0.0001)。
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延长小鼠同种异体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657.51
|
|
|
|
1 |
杨巍;罗春元;于春雷;王莉;许丽芳;李一;;不同剂量STZ诱导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发病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
2 |
黎介寿;小肠移植的现状与展望[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年04期 |
3 |
彭芳,杨远华;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制备及指标测定评价[J];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4 |
张英才,王尤洪,何泉,梁晓玲,袁庆红,袁晓平;昆明山海棠、雷公藤对胰岛移植鼠抗免疫排斥反应的疗效观察[J];大理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5 |
林科雄,王长征,钱桂生;地塞米松及雷公藤甲素对哮喘CD4、CD8细胞凋亡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6 |
邹小明,李全启,李金声,王小宁,方向东;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7 |
邹小明,林文,方向东,李全启,李金声,王小宁;雷公藤内酯醇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8 |
邹小明,林文,方向东,李金声,王小宁;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IL-2产生和IL-2受体表达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
9 |
李宁,黎介寿,李幼生,江志伟,尹路,张利华,任建安,舒志军;我国首例异体小肠移植成功的临床经验[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年04期 |
10 |
黎介寿,廖彩仙,李宁,李幼生;雷公藤多甙抑制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排斥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4年04期 |
|
|
|
|
|
1 |
刘霆,张桂珍,卜丽莎,牟明威;STZ小剂量多次注射诱导大鼠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动物模型探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2 |
李文君,李波,寇长贵,刘雅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定位研究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
3 |
曲淼淼,陈东明,鲍卫汉,刘刚,石秀荣,朱洪荫;表皮Langerhans细胞与异体皮肤移植[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4 |
王一凡,韦登明;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年10期 |
5 |
秦正誉,徐爱华;糖尿病动物模型[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3年02期 |
6 |
陈青;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与细胞凋亡[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年05期 |
7 |
赵国强;;茵陈蒿的抗肿瘤成分及其相关化合物[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0年01期 |
8 |
朱学军;曹雪涛;;树突状细胞与免疫激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8年06期 |
9 |
黄松;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J];广西医学;2002年01期 |
10 |
杨辉,严鲁萍;雷公藤多甙对免疫影响的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