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文献综述
【摘要】: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临床证候,多数妇女会在绝经前后出现诸多不适症状,包含身体及心理上的变化,以复杂性及多样性为特点,严重者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西医将本病定义为绝经综合征,在病因上认为除与卵巢功能下降有关外,还与雌孕激素受体、神经递质、免疫因素、自由基、血管舒张因子等多个因素相关。本文对近年来该病的西医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从定义、发病机制、激素替代治疗及激素治疗副作用等方面进行概述。
中医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与他脏功能失调及冲任气血失调有关。妇女绝经期前后,肾气渐衰,天癸竭,冲任亏虚,精血不足,又因体质因素、产育、疾病、营养、劳逸、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不能调节这一生理变化,使肾阴阳平衡失调,进而使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以心、肝、脾为主。因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易阴血不足,虽本病发病原因在于肾气虚衰、阴阳失调,可见肾阴虚、肾阳虚及肾阴阳俱虚,但因妇女经历经、孕、产、乳,易阴血不足,故以肾阴虚证居多,同时兼有肝气郁滞、肝阳上亢、心肾不交、脾肾阳虚等证。临床常出现如烘热汗出、潮热面红、烦躁易怒、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皮肤蚁行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治疗主要以滋阴补肾为主,燮理阴阳,使脏腑功能及冲任气血调和。
本文通过查阅中医古籍中与绝经前后诸证症状、病机相似之病证以及治疗与绝经前后诸证相似病证的经典方剂,包括妇科经方及非妇科经方,根据中医异病同治原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只要出现相同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候,就可采取相同的方法治疗,按病机分类选取所治疗病证的证型与绝经前后诸证可出现的证型相似的经方,进一步从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角度阐述经方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之合理性及有效性,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灵活性。
同时总结近现代多位名老中医对于绝经前后诸证的学术思想特点,包括诸位名老专家对本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不同见解以及在治法方药方面的临床经验特色。重点论述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子瑜教授从肝肾论治绝经前后诸证的思想及经验,学习王老将中医辨证论治思维灵活运用到绝经前后诸证的治疗中。
导师陈艳教授继承王子瑜教授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绝经前后诸证的病因病机及证治方面形成独到的见解。导师认为,绝经前后诸证发病以肾虚为本,肾阴阳失调,以肾阴虚为主,兼有肝气郁滞、肝阳上亢、心肾不交等证。由此确立“滋阴补肾,佐以平肝潜阳、养心安神”的治疗原则,自拟基本方并随证灵活加减,取得良好疗效。
本文通过对本病的中医证治论述,进一步确认中医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