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肺损伤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痰热清注射剂是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粉、金银花、连翘等五味药物组成的中药制剂,方中首推黄芩为君,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熊胆粉、山羊角粉为臣取其清热解毒化痰、解痉息风的功效;金银花为佐药,以助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作用;连翘味苦性微寒本方取其清热宣透作用,又可引诸药入肺经为使药,五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化痰解痉的功效。在临床治疗中,痰热清注射液主要被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本实验采用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_1)感染小鼠作为模型,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其肺损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本实验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实验选用ICR小鼠,随机分为六组,即正常组、流感病毒感染模型组、利巴韦林阳性药组(2ml/kg)、痰热清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为(8ml/kg、4ml/kg、2ml/kg),每天一次,连续10天。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以生理盐水对照治疗,上述小鼠连续观察至感染后14天,计算各组死亡率及死亡保护百分率。
第二部分为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肺组织损伤及肺组织病毒增殖的影响:小鼠感染流感病毒FM_1造模当天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连续7天后处死小鼠,摘取肺脏,计算肺指数。同时取肺组织作病理形态学检查,以及取各组小鼠肺组织在冰块保持低温状况下制备肺组织匀浆,测定肺组织匀浆的血凝滴度,检测流感病毒FM_1的增殖。
第三部分为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对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采用MTT法测定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用淋巴母细胞法测定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IL-2的活性;肺匀浆中细胞因子测定采用巨噬细胞NO_2~-释放法测定IFN-Y活性,采用ELISA法测定IL-4和TNF-α含量。
第一部分实验结果发现,痰热清注射液大、中、小治疗组小鼠对流感病毒FM_1感染后的死亡保护率分别为(45.45、63.63、54.54%),模型对照组为(33.33%),与模型组比较,经x~2检验,显示痰热清注射液中剂量组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5。
第二部分实验结果发现,流感病FM_1感染小鼠后,在靶器官肺组织匀浆中病毒血凝滴度明显升高,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病毒血凝滴度明显降低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后导致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肺指数明显升高,肺泡、肺泡囊、肺泡管、肺泡隔、细支气管等正常的组织结构消失,结缔组织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间见大量红细胞,血管内充血;痰热清注射液大、中剂量组能显著改善流感病毒FM_1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肺指数显著下降(P值均0.05),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大剂量治疗组肺组织形态结构较为完整,偶可见少量淋巴细胞的浸润;中剂量组显示肺泡、肺泡囊、肺泡管、肺泡隔形态
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I感染小鼠肺损伤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结构最为完整,细胞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发现,流感病毒FMI感染小鼠对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和T
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
痰热清注射液大中小治疗组对病毒感染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和T淋巴细胞产
生IL一2的能力具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与流感病毒FMI感染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
均0.05);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感染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流感
病毒FMI感染小鼠后对肺组织产生明显的损伤(见实验二),在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
IFN一Y和TNF一Q产生明显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痰热清
注射液大中小治疗组对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TNF一产生具有明显的下
调作用,与流感病毒FMI感染模型组小鼠比较,差异显著(P值均0.05);流感病毒FMI
感染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L一4含量明显的下调,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显著
(P0.05);痰热清注射液大中小治疗组对病毒感染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FN一Y和IL一4具
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与模型组小鼠比较,肺匀浆中IFN一Y和IL一4含量均显著升高(P值
均0 .05)。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I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痰热清注射液中剂量治疗
组与流感病毒FMI感染小鼠模型组比较,死亡率显著下降,死亡保护率显著升高,症状
明显改善,显示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I感染小鼠的肺组织损伤有改善作用:流感病毒FMI
感染小鼠后导致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表现为肺指数明显升高,肺泡、肺泡囊、
肺泡管、肺泡隔、细支气管等正常的组织结构消失,结缔组织增生,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间见大量红细胞,血管内充血;痰热清注射液大、中剂量组能显著改善流感病毒FM,
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肺指数显著下降,肺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大剂量治疗组
肺组织形态结构较为完整,偶可见少量淋巴细胞的浸润;中剂量组显示肺泡、肺泡囊、
肺泡管、肺泡隔形态结构最为完整,细胞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提示痰热清注射液对
流感病毒FM;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病
|
|
|
|
1 |
周广泰;;青海省防治流行性感冒的中草药[J];青海医学院学报;1978年01期 |
2 |
林存智;王军;江国峰;逄金岐;;甲型H1N1流感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全科医学;2009年21期 |
3 |
李汝昌;;流感食疗八方[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8年02期 |
4 |
郭晶晶;;甲型H1N1流感病毒 中医药预防 世界瞩目[J];健康大视野;2009年10期 |
5 |
郑永红;;我院治疗甲型H1N1流感中草药处方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0年09期 |
6 |
唐才东,吴琼瑛;中药配合醋熏预防流感[J];四川中医;1986年06期 |
7 |
康民;;关于感冒中草药研究的一些问题[J];中医杂志;1976年11期 |
8 |
丁生荣;中草药预防流感的体会[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
9 |
简华香,徐培平,张美义,周兰芳,朱宇同;姜菊茶防治流感病毒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5年08期 |
10 |
苏清华;;长春中医药大学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J];中国校医;2011年02期 |
11 |
;茵陈制剂防治流感和普通感冒[J];广州医药;1973年02期 |
12 |
常曼丽;李洪源;刘电力;佟奎明;周昆;;抗病毒1号中药有效部位体外对乙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J];黑龙江医药;2002年01期 |
13 |
周玉梅;;中草药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0年05期 |
14 |
彭勇,李文魁,梁少伟,杨显荣,梁羲云,黄岳顺;中草药防治流行性感冒的研究现况及前景[J];中草药;1998年08期 |
15 |
王琼;赵斌;;凉茶配方中常用岭南中草药的药理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1期 |
16 |
梁怡琳;柯泽楷;王军;;传统中医熏香疗法对防治流感的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01期 |
17 |
戴云华;杜芳年;;挥发油与中草药(二)[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18 |
苗凤源;;经鼻接种A型流感病毒对鼷鼠嗅粘膜的影响[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7年02期 |
19 |
高维新;流感劫后忧思录[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9年03期 |
20 |
马锐;流感病毒在四个肿瘤传代细胞系中增殖情况的比较[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