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健脾化痰法调脂疗效观察及其与apoE基因多态性关系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1.观察益气活血、健脾化痰法指导下的调脂通脉颗粒对高脂血症气虚痰瘀证的调脂疗效。2.应用PCR-RLFP技术,研究高脂血症气虚痰瘀证人群apo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并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对研究人群脂质代谢的影响。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apoE基因多态性对益气活血、健脾化痰法调脂疗效的影响,以探讨遗传基因与药物疗效的关系。
方法:
检测118例高脂血症气虚痰瘀证患者apoE基因分型,按照频数计数法计算基因频率;对入组患者按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原则,进行疗程为8周的临床试验观察,试验组64例,给予调脂通脉颗粒(太子参、茯苓、陈皮、水蛭、丹参、泽泻等),一次1袋,一日2次口服;及血脂康胶囊安慰剂,一次2粒,一日2次口服。对照组54例,给予血脂康胶囊,一次2粒,一日2次口服,及调脂通脉颗粒安慰剂,一次1袋,一日2次口服。比较观察治疗前后TC、LDL-C、TG、HDL-C、apoA1、apoB、LP(a)、AI以及中医证候的变化。观察两组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
结果:
1.试验组调脂总有效率84.3%,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并且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调脂总有效率86.5 %,有明显降低TC、TG、LDL-C、apoB、AI,升高HDL-C作用(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C、TG、apoB、AI、HDL-C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降低LDL-C方面,血脂康组优于调脂通脉颗粒组,从总体上,调脂通脉颗粒调脂疗效与血脂康相当,并且都具有良好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作用。另外两组都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改善高脂血症粘、浓、聚的状态,疗效相当。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调脂通脉颗粒改善中医证候明显优于血脂康,尤其在气虚血瘀症状方面的改善,(p﹤0.05),调脂通脉颗粒有明显优势。
2.在118例高脂血症气虚痰瘀证人群中,共检测到4种基因型,以ε3等位基因频率最高,为89.4%,其中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是:E2/3为8.5%,E3/3为78%,E2/4为1.7%,E3/4为11.9%,apoE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北京自然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apoE各基因型TC、LDL-C、apoB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E3/4﹥E3/3﹥E2/3,E3/4有明显升高TC、LDL-C、apoB的作用(p﹤0.05)。E3/4基因型HDL-C的水平在三种基因型中最低, E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还显示E3/4基因型的中医痰浊证积分明显高于E2/3、E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3/4的气虚证候积分最高,但与E2/3、E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oE基因多态性不影响TG、apoA1及LP(a)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259
|
|
|
|
1 |
王亚红;秦建国;郭维琴;王硕仁;任映;吕希莹;;人参皂苷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年03期 |
2 |
杨俐;陈学忠;尹方;;高脂血症痰浊病机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6期 |
3 |
欧阳涛,宋剑南,苗阳,林谦,牛晓红,金红,陈冰;冠心病痰瘀证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年06期 |
4 |
谷敬丽,石渊渊,杨瑞升;年龄 性别 体重指数 饮食结构与血脂的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2005年07期 |
5 |
肖志杰,赵水平,聂赛,谭利民,蒋波,吴军;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7期 |
6 |
赵铎;郑绍周教授治疗高脂血症经验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
7 |
邹阳春,洪秀芳,胡大一,杨新春,贾兴元,顼志敏,崔亮;国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03期 |
8 |
汤建武,李靖;清脂五味汤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9期 |
9 |
王蓉,谢荣麟,黄文芳,杨明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Ⅳ型高脂血症的关系[J];四川医学;2005年04期 |
10 |
黄维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11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