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摘要】:
目的:
本课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慢性肾衰代偿期、失代偿期的中医证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探讨不同原发病所致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候特点,从而揭示由不同原发病导致的慢性肾衰在中医证候上的差异性与统一性,为慢性肾衰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方法:
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
文献综述:包括《慢性肾衰的西医研究进展》和《慢性肾衰的中医研究进展》。在《慢性肾衰的西医研究进展》中主要针对慢性肾衰的概念、临床分期及表现、发病机制、病因学研究、治疗方法等进行论述。病因学研究中,对糖尿病、高血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这三种常见疾病引起慢性肾衰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等进行了针对性论述。在《慢性肾衰的中医研究进展》中,主要论述慢性肾衰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等方面。中医药治疗中,分别从单纯辨证、分期辨证、辨病辨证、单味药物研究、外治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临床研究部分:本课题是首都发展基金—“不同原发病所致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证候特点研究”的部分内容。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东直门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三家单位的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归纳、分析中医症状,从而对糖尿病、高血压、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早中期慢性肾衰的证候、证型特点进行差异性及统一性比较。
结果:
本课题对收集的10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病例中,本虚证以脾肾阳虚为主,标实证以湿热为主。其中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为本,湿热为标,随着肾功能的恶化,中期以脾肾阳虚为本,湿浊为标;高血压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为本,湿热为标;中期以脾肾阳虚、脾肾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肾炎后肾衰主要表现为脾肾阳虚为本,湿热、血瘀为标。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