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
【摘要】:
本文以东亚货币合作的兴起和“人民币汇率低估论”等当前国际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为导入点,全面阐述了东亚货币合作和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一章从国际货币合作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等概念的界定入手,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悖论的制度背景和国际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阐述了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分析了国际货币合作中的逆效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的观点及当前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成果,例如原罪论、恐惧浮动论和两极论等。
第二章从东亚模式的缺陷、华盛顿共识等入手,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层次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障碍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进而运用哈马达图和博弈论方法,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
第三章则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日元、人民币、美元和“亚元”等关键货币的优缺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亚货币合作的框架与内容,并深入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成本与收益。
第四章进一步从汇率制度选择的宏微观经济效应入手,从理论上探讨了汇率制度选择的收益与成本和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必要性,进而从东亚货币汇率制度的最优退出策略的讨论入手,对人民币与东亚周边货币汇率为何不能继续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和自由浮动的原因等进行了研究,并就此提出了在人民币与东亚周边地区货币实行“汇率目标区”的理论假设。
第五章则从实证分析角度,探讨了人民币与东亚地区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的平价汇率及相应的成本收益,并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对东亚地区货币汇率波动的相关性以及人民币的“最优”货币合作对象进行实证探讨,进而在此基础上,对人民币与周边货币建立“货币同盟”的顺序进行了探讨,并就此向决策层提出了几点具有一定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参与东亚货币合作,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符合中国利益的人民币制度,抵御金融危机。但东亚实行货币合作也有现实的难点:东亚经济发展不平衡;缺乏轴心国;政治基础比较薄弱等。因此,可考虑先建立区域内的危机防范机构,再建立东亚汇率联动机制,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
|
|
|
|
1 |
郭红玉;孙东升;;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发展战略[A];“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金融的发展和创新”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