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识别中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对熟悉性判断影响的研究
【摘要】:已有研究表明,再认低质量的面孔图片时熟悉面孔好于不熟悉面孔,被认为是熟悉面孔识别依赖构型加工的原因(Bruce, Henderson, Newman Burton,2001)。有关面孔识别空间频率的研究表明,构形信息的形成主要依赖于低频空间频率信息(Goffaux, Hault, Michel, Vuongo Rosssion,2005)据此推论,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可能在面孔熟悉性判断中起重要作用,为了验证这一推论,我们设计了三个实验。实验一与实验二考察低频空间频率信息是否是面孔熟悉性判断的主要信息,实验三采用脑电测量考察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对面孔熟悉性判断的影响过程。
实验一在高质量图片的呈现下,考察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对面孔熟悉性判断的影响作用。先呈现一系列全频空间频率信息的正面面孔图片进行学习,其中包括一半自然熟悉的面孔,一半自然状态下不熟悉的面孔。然后要求被试进行再认测试。在测试的过程中,操纵了图片的空间频率,主要以敏感度指标d’,报告标准C,正确指数Pr,以及尽管不确定但仍认定为旧项目的概率Br这四个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考察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对熟悉性判断的影响。
实验二在低质量图片的呈现下,考察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对面孔熟悉性判断的影响作用。先呈现一系列低频空间频率信息的正面面孔图片进行学习,然后要求被试进行再认测试。实验材料、实验程序、检测指标与实验一一致。
实验三使用采用熟悉性判断任务(familiarity decision task),考察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在熟悉性判断中的作用,并探讨相应的ERPs成分。实验中直接给被试呈现自然熟悉和自然状态下不熟悉的面孔图片,其中每类图片分别以全频空间频率信息和低频空间频率信息的方式进行呈现,要求每个被试判断呈现的面孔是否熟悉,同时记录事件相关脑电位活动。选择以平均振幅作为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考察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在熟悉性判断中的影响。
结果显示:实验一与实验三中低频空间频率信息与全频空间频率信息在面孔熟悉性判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二中空间频率信息与熟悉度存在交互作用,低频条件下熟悉性判断好于全频条件下的判断。这些结果支持前述假设:低频空间频率信息是熟悉性判断的主要依赖信息,自然熟悉的面孔比图片学习获得的熟悉面孔表现更明显。
上述结论支持了我们关于低频空间频率信息影响熟悉性判断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