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职住分离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由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的转型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城市内部的居住——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引发了居民长时间通勤、交通拥堵以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受到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北京市为案例城市,基于2010年约4000份调查问卷的数据,选取平均通勤时间作为本文的研究指标,在考察居住地-就业地、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个体就业特征等因素对居民职住分离的独立影响的基础上,重点通过交互作用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来探讨居住——就业地、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个体就业特征等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平均通勤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
(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居住地、就业地、学历、家庭构成、家庭收入、职业类型、单位规模、单位性质、职位等属性对平均通勤时间的影响显著,而年龄对平均通勤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2)通过交互作用分析,得出居住地与就业地、职业类型与学历、单位规模及单位性质间存在交互效应,它们的交互效应对平均通勤时间的影响显著。
(3)通过地理探测分析,得出学历、单位规模、居住地、职业类型这四个因素对平均通勤时间的影响力最大,而年龄和职位对通勤时间的影响较小。
(4)通过交互探测分析,得出居住地与就业地的交互作用对平均通勤时间的影响最强;单位规模与学历的交互作用对通勤时间的影响表现为相互增强;职业类型与其它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通勤时间的影响均表现为协同增强;而单位规模、职位、学历、年龄、家庭收入间的交互作用对平均通勤时间的影响呈现为相互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