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光滑周期函数的M项逼近
【摘要】:
非线性逼近(M项逼近)是目前函数逼近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主要目的是在非线性流形中寻找逼近元.非线性逼近与线性逼近最大的区别在于所用的逼近子空间不是固定的,而是依赖于被逼近的函数.其主要优点是对光滑度较低的函数仍可以得到较高的估计阶。随着小波和样条的广泛使用非线性(M项)逼近成为较热门的话题,它在图象处理,声的传播,算子方程的求解等方面都有很多应用。
1955年,Stechkin在文[13]中首次引入了M项三角逼近σm(f)_2用于判断Fourier级数绝对收敛。而后Ismagilov在[7]中研究了σm(f)_p,p≠2的阶。近年来,对M-项三角逼近有了更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如[3][9][10]等,使得M-项三角逼近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R.A.DEVORE和V.N.TEMLYAKOV在[6]中研究了各向同性的周期函数类的M项三角逼近问题,并找出了它们的渐进阶,本文研究了各向异性的周期函数类的M项三角逼近问题,推广了[6]的结果,并给出其应用。全文共分三章。在第一章我们研究了各向异性的Sobolev类和Nikol'skii类的M项三角逼近问题。在第二章先给出了各向异性Besov类的表现定理,求出它的M项三角逼近的渐进阶,并给出定理应用。在第三章我们讨论小光滑度下各向异性的Sobolev类和Nikol'skii类的M项三角逼近问题。
|
|
|
|
1 |
肖贤明,毛鹤龄;从各向异性壳质组的发现论壳质组在煤化过程中的光性演变[J];沉积学报;1991年01期 |
2 |
张飞,郑德超,雷化南;各向异性节理岩体边坡非线性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年04期 |
3 |
姜枚,吕庆田,史大年,薛光琦;用天然地震探测青藏高原中部地壳、上地幔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4期 |
4 |
刘希强,周蕙兰,郑治真;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J];地震研究;1998年02期 |
5 |
王建锋,陈祖煜,张基泰;各向异性非线性强度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J];力学与实践;2004年05期 |
6 |
阮爱国,卢军,符琼玉,吴振利;地震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数值模拟[J];华南地震;2004年03期 |
7 |
陈敬熊;自由空间各向异性媒介中Maxwell方程的直接求解[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0年01期 |
8 |
吴少武;岩石弹性各向异性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89年05期 |
9 |
丁志峰,曾融生;青藏高原横波分裂的观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6年02期 |
10 |
李子荣,孟庆安,曹琪娟,孙克,魏玉年;Fe_4N合金的各向异性超精细相互作用[J];物理学报;1996年02期 |
11 |
孙久勋,章立源;s+d混合波对称性下联合模型的超导电性[J];物理学报;1996年11期 |
12 |
安金珍,修济刚,陈峰,陈大元;单轴压力下有补给水岩石电阻率变化各向异性研究[J];中国地震;1996年03期 |
13 |
苏武浔,魏腾雄,陈燊年;各向异性电介质中静电势的解[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
14 |
韩奎,陆兴泽,周广朋,徐建华,马世红,王文澄;LB膜的各向异性与二次谐波超平方增长[J];光学学报;1997年05期 |
15 |
;MgB_2/Fe/Cu带的临界电流各向异性和磁滞[J];稀有金属快报;2002年11期 |
16 |
姚凯伦
,达斯科帕达;RKKY+DM自旋玻璃各向异性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
17 |
张功安;各向异性嵌入定理在二阶退缩椭圆方程中的某些应用[J];数学研究与评论;1986年03期 |
18 |
黄志洪;各向异性平面弹性的混合接触问题[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2期 |
19 |
Z. Dong;对德克萨斯东北部多分量、多方位地震试验数据进行3D粘弹性各向异性模拟[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6年03期 |
20 |
黄晓葛,白武明;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