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地球重力场模型(EGM96)三维可视化

王锋堂  
【摘要】:随着现代重力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航空重力测量技术的改进和完善以及新一代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实现,人类获取的重力场信息也越来越丰富,全球和局部重力场模型的准确度和分辨率取得了重大突破。地球重力场模型数据所表达的是一个三维空间实体,而目前对重力场模型的表达还停留在数学公式或者简单的二维等值线图的水平上,模型数据可视化与理论研究没有同步。因此,将飞速发展的三维可视化技术与之结合,是地球重力场理论研究发展的需要,同时它也是构建数字地球的基础。 本研究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并实现了地球重力场模型(EGM96)三维可视化系统软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数据分析,不依靠任何GIS平台,设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块,建立单机VR环境和双机双投VR环境的真三维软件系统。 2.系统底层使用C/C++源码开发,三维图形接口遵循OpenGL标准,实现功能模块所设计的功能。该部分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采用将极区与其他地区分开建模的思想,便于顶点法向量计算和程序实现;2)动态改变大地水准面差距与地球半径的比值,改善了地球形状的三维表达效果;3)结合地图投影变换的原理,建立地球椭球点与纹理坐标的对应关系,丰富了计算机图形学中只有圆柱面映射和球面映射的纹理映射算法,提高了纹理映射的精度;4)结合数据分块和按视点距离对规则网格进行分层,并对每层数据隔行采样的方法,实现多分变率模型数据的实时显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庆华,邢立新,李百寿,阮建武,李健;可视化技术在地质景观演化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S1期
2 刘东海;崔广涛;彭文怀;;虚拟高坝泄洪挑流运动的建模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9期
3 陈靓;路海涛;谢庆胜;刘世靖;叶峰;;基于3D GIS和RS的安徽省地震监测台网电子沙盘制作的实现[J];西北地震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力猛,何秉宇,张永福;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5 付帅;城市三维景观建模技术比较研究[J];地理空间信息;2003年04期
6 张文春;张涛;李伟东;董伟志;;基于VRML的道路三维虚拟景观构建[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范晓强,徐家云,白立新,张一云;计算物理中物体几何描述的一种三维可视化检验方法[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奚大平,江文萍;数字地图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及其若干应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王永君,龚健雅;基于RDBMS的海量数字高程模型系统[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6期
10 吴志勤,王赟,李育芳,冯臣,卜小平;Linux下基于OpenGL的地震数据三维可视化实现[J];煤炭工程;2004年03期
11 朱强;武洪涛;张震宇;万刚;郝利民;;组件式三维GIS技术及应用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2期
12 苏幸;黄临平;郑盛贵;胡小红;;Grid构建算法研究及OpenGL下三维可视化[J];科技广场;2006年04期
13 龙真青;王斌儒;;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管理及三维可视化[J];江西测绘;2006年03期
14 孙红梅;贾瑞生;王萍;;基于钻孔数据的地层三维可视化改进算法[J];测绘科学;2008年03期
15 姚顽强;;矿山开采沉陷GIS三维可视化基础构建[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6 何小兵;刘红岐;刘伟;杨美锦;;基于OpenGL的三维井眼轨迹可视化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2009年06期
17 张敏;张立晶;袁淑芬;傅玉;张阳;;可视化地层模型信息系统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中的应用[J];吉林地质;2010年02期
18 张海龙;;基于ArcView GIS的沉降观测数据三维分析研究[J];城市地质;2010年03期
19 郭庆山;于楷;殷鹏莲;;Google SketchUp在GIS三维可视化中的研究[J];城市勘测;2010年06期
20 文小岳;王振兴;周文斌;孙国庆;;三维地籍数据模型及可视化研究进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健生;张普斌;曾新平;周正武;;3D-GIS环境下地质体重构及三维可视化[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廖峰;;电磁法资料的模拟及三维可视化[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郜国明;张宝森;张兴红;田治宗;李书霞;徐路凯;;黄河内蒙古冰凌监测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A];寒区冰情与冻土水文效应——第4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暖;金刚;;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房地产开发三维可视化的研究和实践[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暖;金刚;李丹;;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房地产开发三维可视化的研究和实践[A];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管群;;VR-GIS与VR技术研究[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7 陈郁淦;周学成;罗锡文;曹霞;乐凯;;基于ITK和VTK的原位根系三维可视化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郝红雨;余德义;;无人机远程控制仿真系统中的三维可视化[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方;杨跃军;;煤矿固定设备安装维修三维可视化培训系统的研究[A];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第21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3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贾连兴;王应泉;金海;宣国民;;三维可视化作战仿真[A];2001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方义;影像引导热消融治疗三维可视化平台建立及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2 顾清华;复杂矿井三维可视化生产调度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申龙斌;油田勘探开发地质对象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马晓晨;工业CT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张新宇;地学空间三维可视化储量计算辅助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刘科伟;露天开采隐患空区激光三维探测、可视化研究及其稳定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7 贾瑞生;矿山开采沉陷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周智勇;三维可视化集成矿山地测采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胡铂;虚拟现实中体力作业的生理工效学评价方法实现与验证[D];清华大学;2011年
10 宋占峰;道路线路实时动态三维可视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锋堂;地球重力场模型(EGM96)三维可视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冉明;地形数据三维可视化与压缩[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龚汇丰;基于格网划分的地形LOD算法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罗贞焱;基于CMS探测的采空区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叶隽;钙离子表达的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的三维可视化[D];浙江大学;2002年
6 张苏萍;脊柱MRI图像的分割与三维可视化[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常敏;基于实测数据和经验模型的单木可视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刘家福;基于GeoVRML的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丹燕;三维可视化在肝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赵挺;神经细胞内钙离子分布的三维可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环境保护局 黄金民;虚拟技术可为环保服务[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CBN记者 孙进;虚拟现实的商业前景[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毅 周强 通讯员 高长岭;河南尝试三维可视化表现地调成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佚名;虚拟现实在房产建筑设计中的应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王丰;我国将建设三维可视化海岛服务管理平台[N];中国海洋报;2011年
6 李艳;国内首个虚拟现实电子竞技产品面世[N];陕西日报;2008年
7 熊澄宇;虚拟现实中的哲学体验[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常丽君;把虚的当实的用[N];科技日报;2010年
9 戈伟;福州将建三维可视化地质信息系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10 记者 宋京平;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为结构工程助力 《结构工程虚拟现实可视化仿真方法及其应用》获奖[N];中国建设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