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叶酸还原酶—胸苷合酶的提取及抑制剂筛选研究
【摘要】:
二氢叶酸还原酶和胸苷合酶是DNA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因此,这两种酶被广泛用作包括抗癌、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疟药在内的许多药物筛选的靶标分子,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二氢叶酸还原酶和胸苷合酶的提取,以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二氢叶酸还原酶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测定及抑制动力学研究。
利用建立的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筛选模型,研究了人参皂苷Rg3、三七总皂苷、黄芩苷、木樨草素、表儿茶素、紫杉醇等6种从植物中提取得到标准品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表儿茶素、木樨草素、紫杉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利用亲和层析法从鸡肝中提取得到了二氢叶酸还原酶,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氨甲喋呤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提取得到的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及其抑制剂的筛选模型。通过对产物NADP峰面积的定量测定,计算出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的米氏常数。将已知的氨甲喋呤抑制剂作用于本文所建立的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体系,发现测得抑制剂的半数抑制浓度与文献值相符,证明该体系可用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的筛选。
胸苷合酶是胸苷酸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在快速增殖的细胞中抑制胸苷合酶的活性,可使DNA合成受阻,导致DNA链碎裂,引起细胞死亡,因此被广泛用作抗癌和抗感染病药物筛选的靶标分子,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没有商品胸苷合酶出售,为了进行胸苷合酶的详细研究,我们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逐步提高培养基中氨甲喋呤的浓度,驯化出能耐高浓度氨甲喋呤的鼠李糖干酪乳杆菌菌株。发现在耐药菌体细胞中,胸苷合酶的含量得到了明显增加。
|
|
|
|
1 |
安会梅;朱若华;;荧光光度法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
2 |
贾蕊;栗娜;朱若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色谱;2007年02期 |
3 |
刘学英;魏康;;二氢叶酸还原酶活力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在基因转移中的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1年02期 |
4 |
贾蕊;栗娜;朱若华;;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二氢叶酸还原酶活力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7年04期 |
5 |
栗娜;张馨月;朱若华;;毛细管电泳测定鸡肝二氢叶酸还原酶活力及其抑制剂的抑制率[J];分析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
6 |
张馨月;朱若华;;毛细管电泳法研究中草药有效成分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J];分析试验室;2009年07期 |
7 |
仉文陞,李仁利,张俊东,Martin Poe;5-取代苯硫基-2,4-二氨基嘧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酶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10期 |
8 |
张宏权,李风知,俞炜源,李秀珍,方继明,费恩阁,黄翠芬;人尿激酶原在CHO细胞中的基因扩增与高效表达[J];中国科学B辑;1993年05期 |
9 |
张静;范继业;程艳坤;黄永茂;高冬婷;陈;;培美曲塞二钠的合成研究进展[J];河北化工;2009年05期 |
10 |
刘彦君;赵阳;王征;;我国抗体药物产业化发展的策略探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年10期 |
11 |
王春艳;党宏月;丁永生;;胶州湾多重耐药菌中整合子基因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05期 |
12 |
唐锋;郑国海;姚其正;吕刚;周卫芬;王秋娟;;新型甲氨蝶呤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学报;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