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研究
【摘要】:
《杨柳枝》,隋唐近代曲辞,自中唐时期白居易根据“洛下新声”创作《杨柳枝》之后,此曲风靡中晚唐,广为流传,直至清代而盛行不衰,在乐府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学术界涉及《杨柳枝》的研究虽不少,但其探讨内容主要集中在《杨柳枝》的曲调起源、实际应用、词体领域《杨柳枝》和主题嬗变等情况,还没有从乐府学角度来进行系统而详细的研究。
本文主要从音乐和文学的角度来对于《杨柳枝》进行综合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曲名辨析,主要辨析了《杨柳枝》的别名及其他容易混淆的曲名情况;第二部分为曲调研究,主要从音乐类型、所用乐器、曲调风格、歌舞表演及流传等情况全面介绍了唐代《杨柳枝》在音乐方面的情况;第三部分为曲辞特点,主要从文学方面对《杨柳枝》作品作了分析,具体包括曲辞主题、体式特点、曲辞风格和文学特点;第四部分为唐代以后《杨柳枝》的流传情况,按宋、金、元、明、清的朝代顺序介绍了唐代以后《杨柳枝》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