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及其效果研究
【摘要】: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排球运动之中。高校高水平女子排球队被认为是国家女子排球队的后备力量,各高校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高涨,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了排球运动队。而随着排球新规则的出台和排球技战术变化的要求,排球项目对于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更好的发展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近而提高排球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竞技能力,是当前排球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运动队的实际需要出发,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体能训练,以达到良好的体能训练效果及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同时本论文的研究还能对其他球类项目的体能训练方法手段予以借鉴。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10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运动员和10名北京交通大学女排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子排球运动员为实验组,北京交通大学女排运动员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10周系统的体能训练,最后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排球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数据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运动员进行10周系统的体能训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
2.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排运动队的体能训练中加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和手段,通过10周的练习再次测试FMS总分14分以下的人数由原来的4人变成两人,降低为原来的50%,并且女排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FMS)总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说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运动员的损伤。
|
|
|
|
1 |
徐玫,于洁;新兵体能训练方法的比较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2 |
徐美敏
,盛小芳;杜绝女排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隐患[J];中国排球;2002年05期 |
3 |
谢恩杰
,李哲锋;浅谈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2003年06期 |
4 |
熊建勤,涂志华;论职业院校体能训练的实用特性[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5 |
陈方灿;;康复性体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年03期 |
6 |
Erak Simsson;Shawn;;玩转网球班的体能训练法[J];网球俱乐部;2008年01期 |
7 |
张军;袁洋;;篮球运动中体能训练的意义和原则[J];少年体育训练;2009年01期 |
8 |
韩明子;;少年射箭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02期 |
9 |
信乃诚;抓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1995年04期 |
10 |
程勇民,林建成,郑宝君;羽毛球项目体能训练原理探讨和实践研究[J];体育科学;2000年04期 |
11 |
戴东;浅探高校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2 |
杨世勇;;现代体能训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贵州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
13 |
张国清;以体能训练 促步法移动[J];乒乓世界;2004年04期 |
14 |
袁运平,戴名辉;短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J];田径;2004年06期 |
15 |
徐佩珍,赵刚;谈击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
16 |
邓伟明,孙学川,范晓燕;基于Polar表数据的体能训练生理负荷强度分析系统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年05期 |
17 |
詹新平;张琳;王智慧;;高校女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J];中国学校体育;2006年02期 |
18 |
沈志峰;武广波;张锦贤;;论军事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9 |
肖毅志;谭军;;湖南省矿山救护队员参与体能训练状况的调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1期 |
20 |
孙建辉;;鹰队的翅膀[J];科学健身(健美先生);200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