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衡水传统武术的传承研究
【摘要】:衡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衡水人自古尚武,其武学浸润着衡水人的心血,武林人才辈出,比如全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八卦掌,其宗派分支即多由衡水人建树,每种拳种都具有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内容,从2008年起,深州形意拳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州梅花拳、冀州三皇炮捶拳、衡水戳脚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通过文献检索以及专家访谈发现,关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探讨研究衡水传统武术的保护和传承的理论研究凤毛麟角,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文化学和社会学为理论指导,选择衡水传统武术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为研究对象,展示衡水代表性拳种的历史渊源;并以深州形意拳的传承为个案,从传承主体、传承内容、传承途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分析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衡水传统武术传承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专业人才匮乏、宣传不到位、政策法规的支持缺失、理论与实践研究缺乏等几方面,并对当前衡水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出几点建议。
总之,尊重、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公众意识到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加快法规制度建设,注重推广和宣传,强化多元化传承途径,促进衡水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