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25年不断下滑,为了遏止这一下滑趋势,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早在2008年国家已意识到这一迫切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开始全面实施“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旨在提高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训练水平,进而推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发展。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9年,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发展,了解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培训的现状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近两年在首都体育学院进行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参加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的学员在整体上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的学员所占比例为49%,36-45岁所占比例为40%;男学员要明显多于女学员;大多数是本科学历;执教年限在10-15年的所占比例最高;所调查培训学员中英语水平较低,科研水平也有待提高。2学员参与培训的动机都很强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训练水平以及更新教育理论”占据了前三位;学员所在学校领导对培训工作大多数持支持的态度。3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有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2016年比2014年更为优化;培训时间都是在暑期进行的,2014年的培训为期6-8天,2016年的培训为期8-10天,大多数学员对培训时长感到满意,但仍有一部分学员认为培训时长还不够;2014年的专项培训内容是篮球与田径,2016年的专项培训内容是田径,尽管2014年与2016年的培训内容不一样,但是专项实践课都是学员首选感到满意的;学员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较高;传统校体育师资培训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员来说不尽人意,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较为单一;培训讲师的教学态度端正,教学质量很高,学员对培训讲师的满意度很高。4培训讲师的学历以博士生和硕士生为主;培训讲师的科研能力非常强;培训讲师认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可以通过在培训前对学员进行需求调查来改进;对于培训方式的改进,培训讲师认为可以在培训前对培训讲师进行专门性的培训;培训讲师建议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加强考核评价指标来提高学员的培训效率。5在学员心目中教材的使用是很重要的,但是很多培训课程存在没有教材的现象;学员对于分班、食宿、以及教学条件还是很满意的。6大多数学员认为培训的整体效果明显,反映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对学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返校后的学员运用较多的是青少年训练方法和体能训练方法;2014年培训的学员,他们所带运动队参赛成绩以及向上一级输送人才都明显增多;返校后的学员与帮助学员培训的机构相互之间联系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