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后美国社会政治谣言的传播分析
【摘要】:
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的一种视角出发,分别以环境和人的认知这两个角度对9/11后美国社会盛传的两则政治谣言产生和传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国际危机下政治谣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第一则谣言是关于欢庆的阿拉伯人,第二则谣言则是关于感恩的恐怖分子。这两则谣言都无一例外地反映了美国人对恐怖分子的认知。首先人们对谣言的这种认知和传播离不开环境变量的影响。它受到了外在危机环境和内隐语境的双重影响,内在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导致了政治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前者是直接的刺激因素,后者是潜移默化的间接因素。外显的环境事件对认识的影响更突出的表现为一种催化剂和导火线,而内隐的环境因素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是认识产生的无意识根源,并在危机环境下不断的被重复和强化。
其次,谣言的产生与传播离不开个体和群体的认知过程。个体心理行为动因迫使其在危急时刻中制造一种特殊的舆论来缓解环境给个体心理带来的内部张力和紧张;群体的内在特征则为谣言的传播开启了一道闸门,使之迅速而普遍的流传。个体的心理特征或者说是行为动因和群体心理共同影响人们对谣言文本信息的社会认知,进而导致其产生和传播。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是外部环境和人的认知过程共同作用的产物。
本文基于对9/11后美国两则典型政治谣言(欢庆的阿拉伯人和感恩的恐怖分子)产生和传播的动因分析,在挖掘其传播的内涵和外延方面进行了拓展性的思考。发现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不仅反映了在信息匮乏的条件下人们对认知对象主体定性上的认知困境;它还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特殊状况中美国的主体意识形态,建构了危机环境下的信仰体系;同时它也是整个美国文化体系以及族群关系的爆发性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