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灭火工程项目管理
【摘要】:
当人类前进的步伐迈入二十一世纪后,社会发展已处在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扑面而来,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四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们必须对它们加深认识和了解,认真对待并逐步解决,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
人类对灾害的感受是与生俱来的,也深受其害,但又无法回避却不得不面对,所以,我们只有对它认真研究,掌握其客观运动规律,才可能少受其害或不受其害,甚至化害为利。对灾害的认识和防治是十分艰难的,因为它充满了太多的可变因素和难以预测的各种后果。
近100多年来,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伴生了许多工业污染和灾害。尤其是近30年,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日渐增大,特别是对“工业的粮食”——煤炭的需求急剧加大,这就促使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加,必然伴生一些无法无序的开采活动,从而在我国西部一些气候干燥、煤炭赋存浅且易燃的有煤地区,形成了一种新型灾害——煤田自燃火灾。这一灾害发展速度快,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极其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政府把西部作为新世纪发展的重点区域,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更显得重要,所以对这一新型灾害的防治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
我国对这一灾害的防治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国外对它的研究和防治有20——50年不等。目前对它的燃烧机理、灭火方法、灭火工艺、灭火技术和灭火材料的研究已达到相当程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机制和模式,仍在沿用,这已经成为阻碍技术进步和改革创新的桎梏,急需改革和创新。
煤田灭火工程是一项涉及地质、采矿、环保、水文、气象、物探、测量、煤化学、流体动力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岩土力学、气相色谱学、矿井灾害和安全工程等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的边缘技术工程,它也是一项无短期经济收益、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非赢利性的社会公益性工程,所以对它的管理一定要用现代化的思想指导工程项目的进行;对它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一定要采用高效实用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对它的决策一定要科学和民主,实行专家决策机制,走程序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对它的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招投标,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操作运行;对它的项目施工管理要做到人员专业化,作业手段信息化,项目的计划、控制和协调紧紧围绕投资、进度、成
WP=5
本和质量等核心内容,使项目既定目标一旦有偏差能得到及时纠正,确保项目目标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为保证煤田灭火项目的质量,应加强项目的每个子火区的灭火效果的监测和单项工程质量的监理,并建立一套独立的运做系统;煤田灭火项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的竣工验收也要认真总结,查找产生失误的原因,为今后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和帮助,同时它也是对项目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随着项目的不断展开和项目终身负责制的实施,对它的移交和后期评价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综上所述只有全面、动态、综合的对煤田灭火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系统规范地决策、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我们才有可能把有限的资金用好,快速高效的完成灭火任务,实现项目初定的目标。
本文主要从管理的角度,运用现行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手段,对煤田灭火项目的调研勘察、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和移交等全过程,从投资、质量、工期和效益等方面分析和研究,提出如何有效科学的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最终实现煤田灭火项目目标的最大化,以最小的灭火项目投入获取最大的灭火效益。针对煤田火灾的预防治理过程中,如何对煤田灭火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管理,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从理论上进行的一些探讨和研究。本文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项目管理所要实现的总目标为出发点,分析、研究和总结此类项目的基本特点、运行规律、关键环节,并提出一些解决灭火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疑难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为改进和做好煤田灭火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和帮助。
中国西部尤其是新疆,煤田火灾还十分严重,为保护我们宝贵的一次性能源——煤炭免造破坏,为使大气不再受煤田火灾的污染,为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免受破坏,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大煤田火灾治理的力度,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煤田灭火技术,快速、高效、保质、保量地煤田火灾,以较小的代价换取重要的煤田灭火成果,为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