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与阿拔斯朝的对外音乐交流
【摘要】:唐朝(618-907年)与阿拔斯朝(公元750-1258年)分别是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在当时的世界上都享有重要地位。两国的统治者们都采取了较为开明治国政策和的对外政策,使得两国国力强盛,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从而促使唐朝和阿拔斯朝经济富庶、文化进步,最终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鼎立在世界两端。
唐朝和阿拔斯朝同为各自音乐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与当时两国国力强大,对外交流频繁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围绕着两朝的对外音乐交流展开论述,从对外音乐交流史立足,先回顾两朝对外音乐交流历程和传统,从对外交流的成果中总结出经验以及对下一朝代的影响。接着从两朝对外音乐交流的地域进行分析,发现唐朝对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等邻国的影响主要在宫廷音乐,而阿拔斯朝与西班牙、希腊、亚美尼亚等国的音乐交流,则是乐理与乐器上的居多。在与共同邻国的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到,波斯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而唐朝与阿拔斯朝间的音乐交流则多是通过商队进行,许多居留在对方国家长达数十年的商人,对传播双方的音乐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对外音乐交流的途径上来看,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推动以及官方互派使节等政策,是促进两朝对外音乐交流的重要方法。另外,自发性强,更能代表大众品味的民歌、歌诗等作品在民间传唱,成为对外音乐交流的主要载体。而对外商业贸易往来不仅进行了商品交易,还带来了各地的文化和艺术,使得两朝的对外音乐交流走的更远更广泛。
最后,本文从音乐理论、声乐、器乐、舞蹈这四大主要方面详细分析两朝对外音乐交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