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边界
【摘要】:边界,限定的是一个范围,边界上的点,在经济学中被认为是最佳的取值点,是收益最大化的点。金融系统涉及到整个经济的安全和稳定,所以金融监管就显的尤为重要了。20世纪全球金融监管的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的演变轨迹,正是人们对金融监管最佳点的不断探求,也从一个角度反映处了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监管边界的把握不定。因此,如何确定金融监管的边界就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金融监管成本和效益的分析,根据西方经济学中“有成本和效益就存在均衡点”的论断,得出金融监管有效边界的存在性,进而比较两种分析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和成本有效性分析法,得出如何确定监管边界的一般方法。
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关于金融监管成本和收益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本文预期得到的结论。
第二部分,分别从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详细阐述了金融监管成本收益的内涵及构成。本文将金融监管的成本分为三个部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其他成本;而将金融监管的收益也分成了三个层面,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分析了金融监管的收益。同时,根据以上的分析探讨了最佳监管边界的存在性。
第三部分,为了更好的理解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本文举出了几个实证例子。用英、美、法三国证券交易、投资管理+单位信托基金、人寿保险及个人金融服务业监管的直接成本作为金融监管直接成本的证据,用英国证券企业和投资管理企业的执行成本作为金融监管间接成本的证据、用美国银行业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的成本作为金融监管其他成本的证据。三个例子从三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分析了金融监管成本的三个部分,直观的解析了金融监管成本的内涵。
第四部分,在以上对金融监管成本和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建立了金融监管的成本函数和收益函数,用数理方法找到均衡点,即金融监管的边界。此后,分析了成本收益分析法理论及其实际操作上的缺陷,提出了用成本有效性分析法替代成本收益分析法,并用美国银行业的监管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分析了两种分析方法的差异并得出结论。
第五部分,在第四部分分析的基础上,尝试确立我国金融监管的边界,分析我国目前在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方面存在何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