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

宋志红  
【摘要】:近2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令人注目的事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入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在这个新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从微观的角度讲,企业也在采取各种知识管理的方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例如,最近用于商业领域的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做法对于快速解决难题、传播最佳经验、开发专业技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可否认,知识的内部管理能够节省开支、提高效率,但成长的机会总是来自于外部。在知识管理演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着眼点从内部扩展到外部,知识管理的边界涉及到了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知识共享和知识的重新组合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企业的创新又增加了企业的知识,为企业持续创新奠定了基础。因此,知识与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正是目前企业界和理论界对此关注的根本原因。 从理论上来讲,柯格特和赞德(Kogut Zander)于1993年在《国际商务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企业的知识性与跨国公司的演化理论”指出,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转移知识的不同成本足以能够确定跨国公司在进入海外市场时所使用的组织形式。对于学术界来说,柯格特和赞德在1993年发表的这篇文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企业的知识特性与企业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相比较科斯(1937)、威廉姆森(1975)等人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企业性质的所作的解释,柯格特和赞德的研究似乎开创了企业知识性研究的先河。而围绕知识的特性、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等方面所展开的研究,近年来也见诸于若干具有国际权威的学术期刊上,例如《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国际管理评论》(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管理科学季刊》(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组织科学》(Organization Science)等,甚至在《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2003年的第49卷、《国际管理评论》(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05年的第45卷,专门辟出专栏讨论与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的问题,知识管理研究在学术界的热衷程度由此可窥一斑。在此实践背景和理论背景之下,本文认为考察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与企业创新能力来源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 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性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主题。对此,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本文要进一步深入考虑的问题是,作为创新基础的企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又是什么?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研究通过理论的逻辑的推演,对位于中国大陆境内的11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并得出了一些管理启示。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行为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企业从客户获取的知识、从供应商获取的知识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敏;;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J];魅力中国;2010年12期
2 宋志红;陈澍;范黎波;;知识特性、知识共享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04期
3 邓洁;郑双怡;;面向供应链的知识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1期
4 熊艳;张慈;;知识共享与区域产业链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4期
5 吴翊民;;供应链成员间知识共享与创新探讨[J];物流技术;2009年01期
6 赵春雨;;论企业的知识管理[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12期
7 高建丽;;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经济;2007年07期
8 刘文华;;产业集群视角下的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9 王文哲;翟瑞生;;产业集群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10 宋安平;加速提高商业银行组织创新能力[J];中国金融;2003年23期
11 谢青;岳亮;;影响知识员工共享知识的因素研究[J];人文杂志;2008年05期
12 刘瑜;王建武;;研发人员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酿造;2008年16期
13 郭韧;;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J];科技和产业;2010年09期
14 李久平;顾新;;知识联盟组织之间知识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7年07期
15 陈永进;袁媛;王群;陈虹;;知识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建议[J];管理观察;2008年20期
16 何会涛;彭纪生;;知识整合与创新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01期
17 黄赤;刘普;;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及解决方法[J];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18 刘志国,崔健;企业科技创新与隐性知识共享[J];现代情报;2005年11期
19 徐倩倩;綦振法;;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知识共享模型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20 赵金秀;杨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以青州和寿光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会涛;罗婷;彭纪生;;基于知识整合的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世平;胡艳军;;高校教师知识共享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朱安;;营造知识共享文化 指导员工行为[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钟高;;组织结构、信息体制与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研究——基于组织知识共享理论的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志杰;刘瑞林;;浅论广州本田的知识管理[A];第10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陈湘;;索引与信息服务[A];2005年中国索引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建华;魏海标;;企业知识管理的应用策略分析[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吴六平;;集团内部如何真正解决知识共享的关键问题[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盛虎;;知识管理视野下政府对自然危机管理的策略选择[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魏永斌;孙东川;;协同商务环境下知识共享的利益分配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志红;企业创新能力来源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田雯;通过激活社会资本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知识共享[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周勇士;供应链知识共享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李丹;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夏晶;高校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赵鑫;组织创新氛围、知识共享与员工创新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丽丽;大学创新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于国波;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初浩楠;中国文化环境下企业人际信任及其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黄福玉;面向组织记忆的岗位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豪;知识共享在团队过程与团队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蒋凯;基于灰色理论的项目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康;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张志伟;基于MIS的A公司知识挖掘与知识共享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宗胜亮;网络环境下合作R&D项目的知识共享机理及促进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付桃红;软件外包中发包方与接包方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作凤;知识共享机制及其在企业中的构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4年
9 赵玉洁;跨学科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吕程;项目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与绩效结果[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富强 葛新权;建立知识共享管理系统的思路[N];首都建设报;2010年
2 吴建中;知识共享的关键在开放[N];文汇报;2005年
3 鲁由明;建立知识共享系统 促进行政效能提高[N];人民日报;2007年
4 易水;美国银行如何实现知识共享[N];人民邮电;2004年
5 王春燕;知识共享在中国:从理念到现实[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记者 郑昭;面向创新的知识共享与进步论坛暨IET荣誉会士授予仪式在榕举行[N];福建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魏小毛;知识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宁杰;知识共享:数字时代著作权保护新理念[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艾新;搭建信息沟通平台 实现企业知识共享[N];中国经营报;2007年
10 曾菊敏;六○二所以知识共享推动技术创新[N];中国航空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