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格局转换时期的美韩同盟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摘要】:
二战结束以后,在安全困境的驱使下美韩两国结成双边军事同盟。冷战时期的美韩同盟具有三重功能定位:威慑朝鲜、遏制中苏以及控制韩国。在国际格局由冷战向冷战后转换的过程中,原先促使同盟形成的因素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同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冷战后的东北亚安全形势仍然错综复杂,朝鲜在国际格局转换过程中出人意料的顽强生存了下来,而中国的崛起则使东北亚战略格局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所以在变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中美韩两国又产生了新的维系和加强同盟的需求。美国可以通过维持并加强美韩同盟控制半岛事务、强化对亚太安全事务主导权。韩国可以通过维持和加强美韩同盟使其在北方强大军事压力以及周围大国环绕的情况下保持着自信心和安全感。于是美韩同盟对其功能开始进行重新定位以适应变化后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国与朝鲜半岛唇齿相依,美韩同盟的重新定义对中国的外交和国防形成了一定的牵制。中国应当致力于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的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并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