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城镇居民身体脂肪含量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
【摘要】:
脂肪组织是人体基本组织之一,体内需要一定的脂肪来维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其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健康需要合理的身体脂肪比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健康危险性增加,甚至诱发多种疾病。本研究以代表我国不同地域的济南、广州、成都和西安四个城市的3-69岁1013名健康居民为实验对象,采用双能X光吸收法进行身体脂肪含量和分布特征的检测,同时使用自行编制的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进行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营养素摄取以及日常活动内容及体力活动情况等方面内容的生活方式调查。通过对问询与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本研究我国城镇居民体脂含量与生活方式具有如下关系:
(1)“油炸”及“煎炒”的烹调方式,每天饮酒者以及经常醉酒者在躯干部位脂肪堆积最高,形成内胚型体型,使消化器官肥大,内脏器官脂肪沉积丰富,成为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和其他一些重要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
(2)每日主食摄入量在“150-200g”以上,合理、均衡的肉类、鱼虾类、鸡蛋、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减少零食摄取量以及睡前半小时内进食夜宵等行为,可防止由于高脂、高糖等高危食品的摄入引发体脂率上升;
(3)校外特长班的选择应以体育锻炼、音乐舞蹈等儿童青少年喜爱的科目为主,从小培养身体活动的方法与知识,每日看电视、录像、玩电脑游戏的累积时间控制在2-3个小时之内,保证每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时间,可有效防止全身体脂率,特别是躯干体脂率增加;
(4)成年人在休闲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和园艺劳动等活动,并且每日活动超过60分钟以上者和坚持体育锻炼者,可以有效降低全身体脂率;
(5)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辅以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控制身体脂肪含量的效果、效益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