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众体育推广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澳门大众体育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和对澳门现实条件下的大众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澳门大众体育职能部门、各级体育总会和本澳市民的多层次、多角度剖析其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澳门特区政府探索未来澳门大众体育发展的模式和方向,以及制定大众体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澳门大众体育事业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民间体育社团众多、自由组织能力强;市民社会参与热情高、自主性高的特点。
2、澳门体育社团的主导性、民间性、业余性和自发性对本澳地区大众体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回归后,特区政府对体育社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各类体育社团的运作和管理日益规范,会员人数不断发展壮大,活动影响日趋扩大。
3、回归后,澳门大众体育及特别计划处作为澳门大众体育事业的行政职能部门,对大众体育活动主要采取“政府组织为主导,协助性组织相辅助”的组织方式。
4、回归后,澳门大众体育及特别计划处的法制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针对体育总会的相关管理制度方面,而针对“大众体育督导监管制度”和“人员培训制度”的比重则相对较小。
5、澳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具有一定的严峻性。但回归后,特区政府修建和改造了一系列体育场馆设施。但澳门大众体育场馆设施仍然呈现“绝对饱和下的相对集中和相对闲置并存”的发展特征。
6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对各体育总会的资助力度大幅增加。
7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即确立了普及性的大众体育和精英性的竞技体育和谐发展与联动效应的基本战略和市政方针。
8、回归以来,澳门市民体育锻炼的参与人群分布广泛、参与人数不断增加;锻炼内容丰富多样、活动开展针对性增强。
9、澳门大众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为:①体育行政机构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体育组织的监管体系不健全;②体育锻炼场馆设施的数量不足,资源分配尚待公平;③回归后,政府体育投入力度虽加强,但其他经费来源力度不足;④市民的余暇时间虽较宽裕,但体育锻炼的投入时间较少。
10、本研究提出的针对性改善措施为:①加强大众体育的法制建设,完善组织机构的监管职能;②加快体育社团的促进作用,形成体育锻炼的长效机制;⑨扩大公共体育场馆的网络覆盖范围,持续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效率;④完善健身指导的咨询服务体系,加大大众体育活动宣传力度;⑤坚持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