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行差异性教学的重要性及方法课例
【摘要】: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趋向综合发展,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等不同门类的艺术相互交叉,互相渗透,而如今社会上我们还是经常会听见一些声音,比如“老师,我的孩子是不是走音乐(或美术等)这条路的料呀?”之类的话。究其原因,是没有认识清楚,艺术教育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过渡到了关注人本身的存在价值,是以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素质的培养为教育的首要也是最终目的,使人的感知、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全面发展。仔细想想,类似这种声音,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也许有些人确实因为各种原因而不适合或者说不能走上专业学习音乐(或美术等)的道路,但是艺术教育的价值主要是为了让人们获得艺术美。包括感受美、认识美、参与美、创造美、传播美、享受美、评价美。而不是一味地掌握艺术知识和和获得艺术技能。美是人人都可以且应该享受的,因此艺术也是人人都可以且适合学习的,只是每个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时候,应该具有差异性,不能人人都是同一的评价标准,人人都要到达专业或者说具有极高艺术技能的水准。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范畴里不可或缺的一种,同样应该实行差异性教学。2010年本人十分幸运,在同一所小学中的三个一年级的班里实习,本人十分明显的感觉到每个班级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不是指好还是坏的差异,实为个性,习惯的差异,因此,本人在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的理念指引下,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进行差异性教学,到2014年,三个班一起升到了四年级,差异还是无处不在,但是差异性教学的目的本身就不是为了消灭差异,而是为了发展良性差异,缩小不良差异。本文从实践出发,在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理念的指引下,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谈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行差异性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及课例,力图能引起更为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差异性教学的重视,使广大同僚能得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