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种世界观对中国画论的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探源的方式,对于小国古代思想与画沦的关系进行探讨。论文认为《诗经》“比”的描述方式是“科学主义”的源头,“兴”是“人文思想”的源头。它们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画论的基本内容。
“比”体现在后来的《论语》中,就是“礼”。又体现在《庄子》的形神观中,并集中地体现在《周易》中,在两汉,这种思想成为主流。“科学主义”以《周易》为代表,在对于绘画的基本理解上,由于对待的观念而形成了所谓的“象形说”和“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基本的创作观念。由于对于“规律”的重视又形成了以“理”论画的观念。由于对于物质基础的重视利“形式—质料”相分物质观的影响,而形成了以“气”“神”品画的传统。
“兴”体现在《论语》核心思想“仁”的“以礼爱人”的“爱人”中,又体现在《庄子》关于“形”、“梦”的思想中,并在后来中国佛教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兴”的传统直接对于画论产生响的,应该是佛教,佛教对于画论的影响,在“境界”或“空”的思想方面,就是诗画同一的思想。在“缘”的方面,就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画禅”说。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