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程式
【摘要】:
中国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自身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变化的历史,也是与其他门类的艺术不断碰撞、渗融、化合的历史,从大文化背景而言,它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作为本体的中国画,它的线造型,笔墨结构,平面处理,以墨代色、统色的单纯化特征,对虚实关系与空白的格外重视等等,都可以说是使它独力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条件,都是使它区别于其他艺术品类而自成体系的最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既是其自身演化的产物,扩而言之,又是与中国的书法,中国的文房四宝,后来又与中国的诗文、金石等等别类艺术相化合的产物。它是那样的独特,那样鲜明地具有本体的特征,但仔细推敲起来又是那样的复杂和丰富,处处显示着它的非本体意味。对于这种艺术现象,或者说文化现象,我们只能从事物的特殊性以及事物的普遍性之间的联系来寻求答案。
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样式中最具代表性的具体样式之一,可视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而中国画对中国人能具有恒久魅力,是因为它能够直接诉诸于人感觉的程式化语言。程式化是人感知、认知事物的前提,人的视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本来就不可能做到“纯粹”的客观,总是不同程度地带有个体的情绪和时尚的观念。而绘画的形象正是画家个人的情绪和时尚的观念综合下的对事物的感知结论。
作者正是通过一系列论述,阐明了中国画程式发展的历程和发展的可能性,以及程式化对当前中国画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