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鉴藏名家钱镜塘研究
【摘要】:中国书画鉴藏史是中国美术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术史著作历来都十分重视对于鉴藏的相关记载。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国内文博事业的迅速发展、书画鉴定学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美术史研究领域自身建设的需要,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重又开始关注艺术鉴藏的研究,相继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虽然侧重点和方法各异,但都是力图从局部或个案入手,逐步推动书画鉴藏史研究的深入。
本论文是一个以活跃于民国上海地区的鉴藏家钱镜塘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书画鉴藏史个案研究。钱镜塘(1907——1983年),原籍浙江海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钱镜塘从海宁迁居上海,并投身于自己所钟爱的古代书画收藏与经营事业。由于治学勤恳、收藏得法、钱镜塘很快就在上海的艺术界和收藏界为自己赢得了尊重,成为民国中后期上海地区的书画鉴藏名家之一。本文主要围绕钱镜塘本人的藏品、家世、生平、经营、社会交往、鉴藏成就和贡献等问题展开讨论。归纳了钱镜塘鉴藏的特点,总结了钱镜塘成为卓有成就的书画鉴藏家的主客观原因,分析了其鉴藏的个性和共性。并通过钱镜塘引发对于民国时期上海地区书画鉴藏氛围和特征的思考。
关于本文的研究方法,除坚持传统美术史学的研究方法外,还采用了口述历史的方法来收集必要的研究资料,同时注意口述材料与文献的对照。此外,众史家近年来在近现代艺术史研究方面的各种有效研究方法,也都是本文借鉴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