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检网络舆情管理研究
【摘要】:涉检网络舆情指涉及检察机关的网络舆情,是公众通过网络媒体所表达的对检察机关及检察队伍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是关于检察机关及检察队伍的社会舆情在网络媒体空间的映射和反映。在“众声喧哗”的“大众麦克风”时代,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呈现出逐步上升的态势。因为涉及法律监督的特殊性,涉检网络舆情的社会关注度就更高。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如何合理应对涉检网络舆情,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形象,是当前检察机关需要迫切解决的新课题。涉检网络舆情管理的主体是检察机关,目前在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下,各级检察机关已经初步形成了涉检网络舆情的管理体系,初步确立了涉检网络舆情管理的机制。这些尝试虽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困境和不足,具体表现为:一、网络舆情相关法律不健全,致使涉检网络舆情管理往往“缺法可依”。二、涉检网络舆情管理理念存在误区。如缺乏常态化的舆情管理理念,涉检网络舆情预防意识不足,管理过程中的舆论引导意识不够。三、涉检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不足、研判预警滞后,应对机制单一、乏力,“哑”、“瞒”、“封”的被动方式占主导,缺乏积极的舆论引导。四、涉检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存在问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与队伍,亦缺乏专业、科学的舆情管理培训。解决以上提及的涉检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涉检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有待于健全的网络立法体系的建立;其次要求检察机关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转变认识误区,树立新的涉检网络舆情管理理念;再次,要健全涉检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最后,要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建设。网络舆情在中国兴起于2003年,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对涉检网络舆情的良好管理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平安中国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也有助于提高检察机关社会影响力、争取群众理解支持、树立良好的“执法为民”形象。网络舆情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也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管理学的视角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检察机关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还可以为管理涉检网络舆情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这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