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货币政策
【摘要】: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无不以之对本国经济实施宏观调节和控制。在我国,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算起,中央银行体制已经建立20年,也就是说我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的历史也只有短短20年。在这20年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运行体制、机制和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渐演变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国货币政策还相当“年轻”,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货币政策的认识还相当肤浅,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给货币政策提出了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如何全面、深入、系统地研究整个货币政策理论体系,加快建立完善适应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机制就成为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面前的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是在全面借鉴国外货币政策理论的基础上,贯彻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逻辑推理与历史演绎、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理论继承与观点创新相统一的研究原则和写作方法,重点结合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系统、深入地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在主体、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和传导机制方面
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要求,对
我国货币政策理论体系进行层次梳理和系统重构,并对提高我国货币
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确定货币政策理论的研究框架,认为应该包括货币政
策主体、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应等内容。货币政策就是货币政策主体
选择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通过传导机制以实现最终目标的政策措
施。在此基础上,以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问题、
中国货币政策问题的成因分析、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为经,以货币政
策主体、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果为纬展开全篇。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
中央银行能否在较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
状况而不是受行政机关和利益集团的影响作出相应的判断并制定相
应的货币政策,进而使社会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在我国,因为有着
根深蒂固的中央集权传统,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尤其对金融的控制十分严格,中国人民银行的行为规范受中央政府意
志影响严重,中央银行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其后果是造成我国通货
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出现。为此本文在立法取向、明确定位和管理权
限、社会环境营造等方面对如何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提出了自己的设
木目
目标是主体确定后的选择,是主体目的性的体现。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就是中央银行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它是一国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
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据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中
国货币政策历史上一直没有规范明确的最终目标,这种状况一直到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才得以结束,但
该法中“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最终目标
的规定名义上是单一目标,实际上隐含双重目标,在实践中又是多重
目标,使得这一规定在货币政策理论和现实经济生活中都遇到种种矛
盾,本文在对这些矛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执行以“币值稳定”
为单一最终目标,并从中外货币政策实践和货币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系
统论证。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选定的便于
调控、具有传导性的金融变量。本文在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历史上现
金计划、贷款规模、货币供应量等中介目标的基础上认为,在中国,
直接盯住通货膨胀最终目标的做法不符合我国国情,货币供应量当前
可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问题较多,利率应作为货币政策中介
目标但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应建立以利率为核心,包括现金、贷款
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等在内的过渡性货币政策监测目标体系,同时强化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为利率充分发挥中介目标作用创造条件。
货币政策工具是为调控中介目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
采取的政策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由计划型的直接调
控工具转变为市场型的间接调控工具,但是由于经济环境变化、金融
创新以及相关政策变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除公开市场业务得以发展
外,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在自身制度及实践效果上均存在不足,由此,
本文在制度改革、具体操作等方面提出了优化货币政策各主要工具的
改革建议。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在选定货币政策目标之后,通过各
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以期引起中介指标的变动,进而实现既定目
标的全过程。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制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货
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在金融结构、国有商业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