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克什克腾旗属于我国民族地区之中的欠发达地区,克什克腾旗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中东部,大兴安岭山脉和阴山山脉、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交汇处。总面积为20673平方公里,克什克腾旗东西长为170公里,南北距离是207公里。克什克腾旗旅游资源丰富宿有内蒙古旅游的“缩影”和“百宝箱”之称。克什克腾旗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2002年8月克什克腾晋升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05年2月晋升为世界级地质公园,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以行政区划命名的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赤峰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2005中国旅游营销年会上,克什克腾旗评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2005年,阿斯哈图晋升为AAAA级旅游景区,紫濛山庄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园区。
克什克腾旗旅游经济的发展,从1996年开始起步,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政府主导型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作用下,如今克什克腾旗旅游经济已初具规模。克什克腾旗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地位日益凸显、旅游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业成为克什克腾旗重要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0年克什克腾旗旅游接待人数是43万人次,旅游收入为0.78亿元;到2007年克什克腾旗旅游接待人数为13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2亿元。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基本保持20%~30%的增长速度.近年来,克什克腾旗旅游从业人员不断增加,每年提供就业机会保持在8%~10%的增长速度;旅游培训人数和导游人员逐年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比较小,因此具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旅行社数量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保持10%~50%的增长速度,旅游接待日益完善。
克什克腾旗旅游经济发展有如下制约因素:季节性强,供求失衡;旅游资开发不足,缺乏旅游品牌效应;旅游经营管理与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落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旅游经济之间的矛盾;重复建设,旅游产品趋同;旅游发展投入不足等因素。但是克什克腾旗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难逢的机遇。首先是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明确规定:把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这点对克什克腾旗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对克什克腾旗旅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提出扩大内需的政策,其中国家投资金额是4万亿元人民币,铁道部投资金额为五万亿元人民币进行铁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投资金额是1800亿元。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克什克腾旗发展旅游经济所面临的资金短缺状况势必得到解决;克什克腾旗已经纳入环渤海经济圈的范围,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个增长极,因此对克什克腾旗旅游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