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一回路辅助管道棘轮变形分析
【摘要】:本文对直管道在内压与弯矩和内压与扭矩组合载荷下的棘轮效应进行了预测分析,确定出相应的棘轮边界,同时对含球形凹坑缺陷压力管道的棘轮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通过对Z2CND18.12N钢单轴拉伸和单轴棘轮试验曲线的拟合,确定了四种循环塑性模型的参数,然后使用ANSYS软件建立直管道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在多种工况下的核电站一回路辅助管道进行了棘轮应变预测。四种模型对直管道棘轮应变及其增长率的整体预测结果由大到小依次为:Chaboche模型、Ohno-Wang II模型、Chen-Jiao-Kim模型和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在压力弯矩载荷工况下,恒定压力循环弯矩在所有载荷组合中等效棘轮应变及其应变率较大,而恒定压力循环扭矩在所有压力扭矩载荷组合工况中棘轮效应较为明显。在恒定压力循环弯矩的环向存在明显的棘轮应变,而恒定弯矩循环压力的轴向存在较大的塑性应变累积;恒定压力循环扭矩的环向正应变和恒定扭矩循环压力管道的环向剪应变有渐进的累积。
利用四种循环塑性模型,按照C-TDF等效塑性应变增量控制法对恒定压力循环弯矩和恒定压力循环扭矩直管道的棘轮边界进行了确定。通过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下的Ohno-Wang II模型参数,从而对25℃、150℃、250℃和350℃下的恒定压力循环弯矩和恒定压力循环扭矩进行棘轮边界的预测,各温度下的棘轮边界变化趋势相似,随温度的升高棘轮安定区域变小。为使所得棘轮边界更具有工程实用意义,基于理想弹塑性理论对有限元分析所得的棘轮边界进行了无量纲化转换。
利用Ohno-Wang II模型对无缺陷和含球形凹坑缺陷的压力管道局部危险位置进行了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表明,随管道循环载荷的不断施加,凹坑缺陷处会产生明显的棘轮应变。球形凹坑缺陷对承受恒定内压循环对称弯曲直管道的棘轮效应影响明显:内缺陷比外缺陷对管道棘轮效应影响大;缺陷深度比缺陷半径对管道棘轮效应影响大,且深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内缺陷和外缺陷对管道棘轮效应的影响相同;在管道载荷增加的过程中,内部缺陷比外部缺陷对管道棘轮效应的影响更加明显。
|
|
|
|
1 |
向阳开,高庆,杨显杰;比例及非比例应力循环加载条件下的棘轮效应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2 |
高炳军,陈旭,陈刚;内压直管对称循环弯曲棘轮效应实验研究[J];机械强度;2005年02期 |
3 |
田涛,陈旭,安柯;1Cr18Ni9Ti不锈钢多轴棘轮效应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01期 |
4 |
杨显杰,高庆,蔡力勋,向阳开;316L 不锈钢的单轴棘轮效应[J];航空学报;1997年04期 |
5 |
王宏;;材料在单轴循环加载下的实验研究进展[J];硅谷;2009年14期 |
6 |
向阳开,杨显杰,高庆,蔡力勋;不锈钢316L单轴棘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核动力工程;1999年05期 |
7 |
刘伟;高宗战;岳珠峰;;不同温度下MDYB-3有机玻璃的棘轮效应[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
8 |
向阳开;郑怡;周志祥;李书芳;;比例及非比例路径下16Mn钢的应力控制循环加载实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9 |
徐尹杰;蔡力勋;;一种基于瞬时蠕变效应的棘轮行为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年10期 |
10 |
赵鹏;轩福贞;涂善东;;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X12CrMoWVNbB10-1-1钢棘轮效应的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
11 |
杨显杰,高庆,蔡力勋;紫铜的循环棘轮行为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12 |
杨显杰;;紫铜的多轴循环棘轮行为实验研究[J];学术动态报道;1998年01期 |
13 |
向阳开;马艳兵;郑怡;周志祥;;双曲面本构中单轴棘轮描述的塑性模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4 |
阚前华;康国政;张娟;孙亚芳;;SS304不锈钢室温非比例多轴时相关棘轮行为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06年02期 |
15 |
杨显杰,蔡力勋,向阳开;316L 不锈钢的高温单轴应变循环与棘轮行为试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6 |
史智;高庆;康国政;刘宇杰;;1Cr18Ni9不锈钢高温单轴时相关棘轮行为研究[J];工程力学;2007年09期 |
17 |
向阳开;马艳兵;郑怡;周志祥;;桥梁结构用钢16Mn棘轮效应的塑性流动特性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18 |
梁新;张怀强;;现行装备采购定价模式中棘轮效应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1年03期 |
19 |
杨显杰,高庆,蔡力勋;纯铝的多轴非比例循环塑性行为实验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
20 |
贺忠雨;对地市级水利设计院管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大众科技;2005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