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湍流模型的对比与叶轮机械内部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

郑雅芳  
【摘要】:级环境下的流动是近年来叶轮机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某离心压缩机中间级单通道为计算模型,对流道内部的复杂湍流流动特征及其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实验数据,分析压缩机各个部件内部流动特点及规律。 首先利用典型后台阶实验数据进行湍流模型的对比和确定,通过大量数据计算比对速度剖面、压力系数、摩擦系数等参数,再考虑网格数、计算时间、CPU容量等硬件因素,选择标准k-?湍流模型进行本文的数值计算。所研究压缩机模型外径400mm,机器马赫数0.8,叶轮转速13366rpm。实验数据由某压缩机制造设计企业实验中心提供。本文计算9个工况点,将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得出的相应性能参数值进行了对比。计算所得曲线与实验相比趋势较符合且最高效率误差不超过4%。 选取一个设计工况和两个非设计工况,详细分析了叶轮、扩压器、回流器等重要部件内部流动特征,通过压力、速度分布的对比,发现非设计工况的回流、特征梯度不均等问题会导致流动损失过多,效率降低,而设计工况附近的均匀流动则不易发生分离现象且有较高效率。研究结果为离心压缩机的设计、改进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数值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之灵;王颖;;细叙沧桑记流年——访我国著名热力叶轮机械专家王仲奇院士[J];科学中国人;2006年10期
2 王应时,薛明伦;对叶轮机械气体动力学方程在应用中的一些意见[J];力学进展;1977年01期
3 蔡睿贤,蒋洪德,孙春林;校验叶轮机械三维数值解的某些解析解[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年04期
4 徐建中,顾春伟,石建成,杜建一;拟流函数法——叶轮机械内三维流动分析问题和设计问题的一种求解方法[J];中国科学A辑;1992年02期
5 杨策,蒋滋康,索沂生,老大中;用粘性体力方法计算轴流叶轮机械内部流场[J];应用力学学报;2000年04期
6 周莉;席光;蔡元虎;;进口导叶/叶轮/扩压器非定常相干的数值与实验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8年02期
7 陈静宜,刘殿魁;叶轮机械完全三元流动解的若干问题[J];力学学报;1981年02期
8 陈月林,韩瑞德,陈教新;泵喷射推进器性能的变分有限元数值分析[J];力学季刊;1994年03期
9 朱刚;沈孟育;刘秋生;王保国;;平面跨音速叶栅的广义有限元法[J];计算物理;1996年01期
10 俞大邦,吴文权;离散涡方法在多级叶轮机械流体计算中的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11 ;用准正交面法分析叶轮机械三元流场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12 黄伟光,陈乃兴,山崎伸彦,难波昌伸;叶轮机械动静叶片排非定常气动干涉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年03期
13 鲁嘉华;计算流体力学与求解方法在叶轮机械中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4 魏星禄 ,段世忠 ,黄力希;叶轮机械中转子角加速度对非定常流场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15 林成先;完全用边界元法进行叶轮机械叶栅流场的数值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16 朱刚,沈孟育;跨声速叶栅粘流计算的多级Taylor-Galerkin有限元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5年04期
17 郭恩民,李志刚,陆亚钧,周盛;叶轮机械中三维周期性非定常流场测量[J];航空动力学报;1998年03期
18 刘建华,吕江波;叶轮机械三元流动流函数的变域变分有限元解[J];动力工程;2001年02期
19 康顺,冯国泰;曲线坐标系中叶轮机内粘性气体动力学方程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20 郑群,刘顺隆,吴猛;粘性三维流动计算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J];航空动力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鹏飞;;提高工艺装置用离心压缩机效率和性能的途径[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王志强;;离心压缩机动静碰摩的研究与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王琦;陈长征;;小波变换在离心压缩机故障信号压缩中的应用[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4 卢鹏飞;;工艺离心压缩机的技术创新[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慈蕾;谢蓉;黄钟岳;;无叶扩压器轮盖侧加装导叶的改进方法[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福芳;许敏;;离心压缩机半开式65°模型级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袁新;金琰;畅国勇;;叶轮机械中流体激振问题的流固耦合研究[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孙洋;;压缩机模型级试验不确定度分析[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明明;李绍斌;侯安平;周盛;;叶轮机械叶片颤振研究的进展与评述[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倪根元;许建国;;气-热联供节能新技术的应用[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鑫;离心压缩机综合控制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强;带无叶扩压器的离心压缩机失速现象的实验和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金琰;叶轮机械中若干气流激振问题的流固耦合数值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4 徐伟;具有自适应功能的离心压缩机孔式机匣处理方法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初雷哲;高转速高压比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6 王嘉炜;叶轮机械中若干非定常流动特征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余光伟;多平行轴齿轮—轴承—转子系统耦合振动的有限元分析[D];上海大学;1999年
8 闫朝;关于应用缘线匹配最大化时序效应潜能的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9 黎少辉;风机叶片流固耦合特性分析与故障诊断[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0 高波;盐析两相流理论及旋流泵内部流动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雅芳;湍流模型的对比与叶轮机械内部气动性能的数值模拟[D];天津大学;2010年
2 王毅;大流量离心压缩机首级叶轮流固耦合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郝开元;基于结构适应的离心压缩机自愈调控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刘赫;叶片扩压器对模型级性能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施坤;离心式通风机气固两相流流动特性分析及结构改进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6 姜健;多级轴流叶轮机械内流场的隐式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李瑭珺;离心压缩机喘振模型与稳定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8 温旭;石油化工离心压缩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北大学;2009年
9 谷骁勇;基于ANSYS的离心压缩机主要零件建模和受力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建;基于ANSYS的离心压气机叶轮振动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型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通过鉴定[N];今日信息报;2004年
2 吴珊珊;叶轮机械气动力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3 记者 王繁泓;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通过鉴定[N];农资导报;2004年
4 记者 刘墉通讯员 秦夏 王辉 梁雅玲;陕鼓离心压缩机接连实现多领域突破[N];西安日报;2007年
5 王繁泓;新型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通过科技成果鉴定[N];中国花卉报;2004年
6 秦夏王辉 梁雅玲;陕鼓离心压缩机实现多“点”突破[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秦夏 王辉 梁雅玲;陕鼓离心压缩机在多领域实现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李廷;西安交大研制成功CO_(2)离心压缩机[N];农民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李军;打破垄断坚冰 造福尿素企业[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军;尿素企业节能要从“心脏”入手[N];农资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