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铈催化CO_2和甲醇直接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
【摘要】:“绿色化学品”碳酸二甲酯(DMC)可用于替代光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特别是近年来发现DMC可以作为汽油、柴油的含氧添加剂取代甲基叔丁基醚的使用,使其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带来了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CO_2出发合成DMC工艺的研究,不仅可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而且将CO_2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碳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氧化铈催化剂催化CO_2和甲醇直接反应合成DMC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合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CeO_2催化剂的NH_3-TPD、CO_2-TPD测试结果和对应的催化反应活性可知,NH_3-TPD脱附峰在340℃处中强酸位的大量出现有利于反应活性的提高,是反应的主要活性酸位;260℃处出现的中强酸位不利于反应活性的提高;强酸位的出现对反应没有直接影响。与碱性位相比,CeO_2催化剂的酸性位是影响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
CeO_2晶体具有立方萤石结构,其主要的特征晶面为(111)、(110)和(100)面。由于晶面的晶格排列方式不同,导致晶面与反应物之间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因此CeO_2的各个特征晶面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性。HRTEM及SEAD表征表明,利用水热合成反应,通过调控催化剂制备过程的碱溶液浓度和反应温度,可制备出不同晶面占主体的具有不同形貌的CeO_2催化剂。通过对其反应活性的考察,发现纳米棒具有最高的反应活性,(110)面是反应的主要活性晶面;纳米立方体活性非常低,(100)面对该反应体系基本无活性;纳米粒子所具有的活性位由(111)面提供,但其活性要低于(110)面。由三种晶面活性的对比可知(110)面是DMC合成反应的主要活性晶面。
直接焙烧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的CeO_2催化剂在循环利用后反应活性均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反应后NH_3-TPD脱附峰340℃处具有活性的中强酸位没有出现,另一方面是由于在反应过程中CeO_2的形貌发生了变化,活性(110)面大量减少暴露,从而导致催化剂的反应活性下降。
借助Material Studio分析软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CeO_2催化CO_2和甲醇直接反应合成DMC的反应历程进行量子化学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甲醇与碳酸甲氧基生成产物DMC是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与CeO_2(111)面相比,CeO_2(110)面在该步的反应能垒较低,产物DMC更容易生成,进一步确定了(110)面是反应的主要活性晶面。
|
|
|
|
1 |
肖雪;吕贺;路嫔;王晓光;蔡清海;;纳米氧化铁上尿素与甲醇高选择性合成碳酸二甲酯[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0年02期 |
2 |
孔令丽;钟顺和;柳荫;肖秀芬;;Cu/NiO-V_2O_5/SiO_2催化剂光催化CO_2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6年05期 |
3 |
姜瑞霞;谢在库;;尿素直接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6年04期 |
4 |
梁煜武;张震;;甲醇制备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8年01期 |
5 |
王登峰;张学兰;唐文东;肖福魁;魏伟;孙予罕;;含铈化合物催化氨基甲酸甲酯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J];石油化工;2010年02期 |
6 |
宁英男;唐浩;毛国梁;;CO_2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7 |
蔡建信;刘金聚;李凝;陈俭省;;NiO-Zr_xCe_(1-x)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8 |
刘金聚;李凝;范细林;陈俭省;;掺杂物对负载型ZrO_2/Al_2O_3的催化性能的影响[J];分子催化;2009年05期 |
9 |
苗健平;陈红萍;;二氧化碳和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非均相体系的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1年03期 |
10 |
王奔;陈红萍;芮玉兰;梁英华;;甲醇和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S1期 |
11 |
陈延辉;李萍;;尿素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
12 |
黎汉生,钟顺和;二氧化碳和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2年05期 |
13 |
肖雪;孔龙江;路嫔;;尿素醇解法合成DMC中纳米氧化铁催化剂制备工艺[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
14 |
李基涛,张伟德,周岳贤;高分散度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J];石油化工;1998年01期 |
15 |
王小云;高晓明;;合成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6 |
许勇,吴善良,汪仁;CuO-ZnO-Al_2O_3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H_2合成甲醇反应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1992年02期 |
17 |
赵新强,邬长城,杨红健,王延吉,张继炎;尿素与甲醇均相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2年03期 |
18 |
李基涛,古萍英,高利珍;高活性Cu-Zn-Al甲醇合成催化剂的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7年02期 |
19 |
王丹君;陶芙蓉;赵华华;宋焕玲;丑凌军;;Cu/ZnO/Al_2O_3催化剂的共沉淀-蒸氨法制备及其对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研究[J];分子催化;2011年02期 |
20 |
赵凤;碳酸二甲酯生产技术发展趋势[J];安徽科技;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