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组SOC估算及均衡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面对当前的能源、环境问题以及严峻的经济形势,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国际工业发展的整体思路。毫无疑问汽车工业是其中的焦点,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谁能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抢得先机,谁就能在未来汽车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主要是高性能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管理,因此除了电池本身的材料和结构以外,电池管理系统(BMS)也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结合这一背景,本文主要针对动力蓄电池的管理系统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结合当前研究现状,本文对BMS的各项功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总结,包括充放电管理、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电池组内单体电压均衡以及电池健康状态(SOH)估计等几个研究方向,简要介绍了各方向常用的实现方法和相关的技术难点。
其次,重点研究了针对VRLA蓄电池的SOC估算。在这一部分中,先基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模型,结合参数统计辨识策略,分别采用传统的恒定参数模型、一维动态参数模型以及二维动态参数模型对蓄电池SOC进行估算;然后将电动势法与安时计量法通过一种并联加权反馈的结构结合起来对电池SOC进行估算;最后应用TI系列数字处理芯片DSP2407实现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并结合蓄电池的多种工作模式进行了实验分析;此外,还采用无迹Kalman滤波算法对SOC估算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然后,针对串联电池组工作时单体电压差异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储能电感的双向无损均衡控制系统。此系统可以通过电感将电池能量由较高电压的单体转移到较低电压的单体内,从而实现单体电压的均衡。硬件上实现了控制电路与均衡电路的集成;软件上采用了均衡模块分组控制的策略,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均衡性能。
|
|
|
|
1 |
司传胜;;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2 |
裴晟;陈全世;林成涛;;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电池SOC估计方法研究[J];电源技术;2007年03期 |
3 |
冯旭云;;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Ni-MH)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8期 |
4 |
冯旭云;;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Ni-MH)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电源技术应用;2008年08期 |
5 |
颉伟记;;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Ni-MH)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装备维修技术;2010年02期 |
6 |
王怀斌;;基于中国数字地面广播标准的数字电视一体机设计[J];硅谷;2008年06期 |
7 |
张桂青,冯涛,王建华,张杭,郑士泉;EDA技术在数字保护继电器中的应用[J];继电器;2002年06期 |
8 |
杨慧萍;张亮;;WG6120HD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蓄电池管理子系统的研究[J];北京汽车;2006年04期 |
9 |
梁书豪;;C8051F020 MCU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应用;2007年04期 |
10 |
罗元;郝国法;;基于SOC的高精度红外测温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23期 |
11 |
韩培胜;赵勇;李瑜;;全程一致访问控制体系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2 |
卢文冰,由迎春,张伟,张辉,鹿良礼;SOC方式载波电能表的研制与特点[J];电测与仪表;2003年09期 |
13 |
宋仲康,李勋龙;基于DELPHI的镍氢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4年05期 |
14 |
梁书豪;;C8051F020 MCU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06年12期 |
15 |
张志国;刘宇;朱辉;刘鸿瑾;李澍;;片上系统(SoC)空间应用前景及可靠性若干问题的思考[J];质量与可靠性;2011年03期 |
16 |
陈强;王洪佩;;基于BP神经网络的SOC估算策略研究[J];汽车与安全;2011年08期 |
17 |
江冰;EDA技术的发展[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4年02期 |
18 |
刘丹,孙自强;基于C8051F单片机智能控制仪表的设计[J];中国仪器仪表;2004年07期 |
19 |
吴志祥;徐磊;方晓毅;彭颖;;数控恒流源设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20 |
章飚;SoC技术及其在导弹武器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飞航导弹;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