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图片视觉诱发EEG特征提取与分析
【摘要】:1872年,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指出情绪是高级进化阶段的适应工具,从此人们开始了情绪实验与理论的研究。经过100多年,到20世纪后期情绪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并与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等研究相结合;其研究手段也多种多样,如脑电(E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近红外成像(fNIRI)等。EEG因其高时间分辨率和简便易行优势,被广泛用于情绪研究中。
本文设计了基于国际标准情绪图片库(IAPS)的情绪图片视觉诱发实验,被试者观看各等级的情绪图片并采集EEG信号。通过对EEG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分析,找到与情绪变化相关的EEG特征,并尝试在EEG特征与情绪等级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以期实现基于脑电特征的情绪等级分类识别。文中首先对被试者观看图片时的EEG进行功率谱分析,构建其功率谱脑地形图。由该地形图可知,情绪图片视觉诱发时前额区域脑电最为活跃。信号的频谱分析表明EEG能量主要集中在15Hz以下。为找到EEG信号最具情绪可分性的频段,本文对一些导联的EEG进行了可分频段分析;同时,对EEG信号进行了功率谱熵、相关维数分析,并对AF3、AF4、F3、F4导联的EEG特征进行了最小二乘直线拟合,在情绪等级与EEG特征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在模式识别环节,首先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的5-折交叉验证方法和隐马尔科夫模型对所提取的脑电信号特征进行了分类识别;然后进行了特征层融合后的模式识别,得到融合特征的分类识别率。
结果显示,特征信息融合后,本文对情绪图片等级一、五、八的最高平均识别率达到86.5%。目前已经能够通过情绪图片诱发EEG更客观的将最消极、中性、最积极这三种情绪状态区分开,下一步将进一步研究将每个等级区分开的特征提取与分类识别算法。
|
|
|
|
1 |
童勤业,孔军,徐京华;脑电复杂性分析的新方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
2 |
陈仲永,伍文凯,童勤业,严筱刚;基于复杂性测度的帕金森症病人EEG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年02期 |
3 |
邵素君;脑梗塞病人48小时内EEG改变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厂矿医学;1999年05期 |
4 |
陈凤平;76例经颅多普勒(TCD)异常患者的临床脑电图(EEG)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
5 |
蔡聪波,徐慎初,陈振湘,钟金水;EEG数据的李氏指数计算与主成份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6 |
胡盛丽,邓国忠;36例颅内转移瘤放射治疗前后脑电图分析[J];四川肿瘤防治;2002年04期 |
7 |
齐伟,钟家盛,倪望云;脑电图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4期 |
8 |
温恩懿,赵聪敏,王春燕,廖伟,张雨平,艾友平;小儿先心病中EEG和BAEP的临床评价[J];激光杂志;2001年04期 |
9 |
崔晓迎;24小时动态脑电图在癫痫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10期 |
10 |
马新军;EEG与CT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0期 |
11 |
郑瑛,郑鲁,段晋玲;8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BAEP与EEG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1994年03期 |
12 |
安林伦,董冬梅,杨玉峰;44例老年性痴呆脑电图观察[J];菏泽医专学报;1998年04期 |
13 |
黄良国,钟华英;病毒性脑炎脑电图与临床及CT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1998年04期 |
14 |
黄良国,钟华英;62例病毒性脑炎脑电图与临床及CT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05期 |
15 |
何家荣;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前后脑脊液中白细胞变化与脑电图变化的初步观察[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
16 |
舒忙巧,张深山,李乐华;老年性痴呆认知功能与脑电图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2期 |
17 |
蒋袁絮,余建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对脑生物电变化的影响[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8 |
黄力宇,程敬之;急性轻中度缺氧EEG信号的复杂度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0年01期 |
19 |
李改丽,张守信,谭玉凤;30例病毒性脑炎EEG动态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
20 |
陈泽钦
,张粤;6—12岁癫痫患儿EEG与IQ对比分析及相关性探讨[J];海南医学;2002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