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
【摘要】:科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人类活动大量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化石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是大气碳浓度增加的最主要成因,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已经做出相关自愿减排承诺,统筹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节能减排是中国当前及未来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交叉的研究手段,融合了经济学、环境科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以及数理统计学等研究方法,通过数理建模等多种方式,对能源消费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低碳经济相关理论为指导,本研究客观深入地探究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关系,科学分析国家和区际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增长的演变机制,考察及掌握不同层面与区域的特征及差异,探索潜在影响因素以及辨明其相互作用机理,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同时丰富碳减排和低碳经济研究的相关理论框架,拓展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内涵。本研究尝试将生活部门引入扩展的Kaya恒等式,详细考察居民生活相关碳排放驱动因素作用机理,运用指数分解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研究,从城镇和农村二元视角出发构建基于LMDI的分解模型,针对不同时期驱动因素效应的作用差异及贡献变动进行深入分析,解释工业化进程产业部门节能减排的瓶颈,以及城镇化进程加速与居民生活能耗模式不断转变,导致碳排放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征,基于研究结果,进一步探索地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科学参考。针对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驱动效应,进一步探索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均衡关系,并讨论这种关系的存在性以及因果作用方向,基于计量分析研究手段,本研究采用相关方法进行检验,通过平稳性分析、协整理论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刻画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长期关系,进一步探究驱动因素作用机理的同时,为相关分析结果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验证了节能减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非负向作用,进而对如何科学有效实现减排的目标做出进一步讨论。基于省域视角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探索研究,深刻考察碳排放相关因素在省际层面的作用机理,本研究将聚类分析方法引入,进一步研判省际间碳排放差异,通过系统聚类掌握各区域碳排放特点及形成机理,并对其内部驱动机制进行评估,旨在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同时提出区域联动减排对策,为各省市建立有效的碳减排对策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