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综合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摘要】:在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因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差所引起的过量采暖能耗给社会、采暖企业以及住户造成负担。目前,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且涉及建筑外立面改造,增加了改造难度。准确界定并科学量化节能改造项目的综合成本效益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室内热环境、行为节能等因素,建立了基于能耗修正系数的节能量核算办法,为评价节能改造项目提供重要参考。本文界定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社会、环境成本和效益,并着重量化其中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和效益。另外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成本效益理论,运用现金流折现法建立了全寿命周期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综合成本效益分析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到节能改造措施本身需要消耗能源并产生相关排放。本文引入社会环境效益动态投资回收期以及节能投资比、减排投资比、经济投资比三个效费比指标评价改造效果。以青岛市实际改造建筑为案例,运用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效益分析评价模型,基于效费比最大化为目的,研究该栋建筑最佳改造方案,并用对比实际改造方案,验证上述模型有效性。将验证后的全寿命周期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成本效益分析评价模型运用于青岛市规模化改造项目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该项目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改造后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为0.28GJ/(m~2·a),实现年节能量2731tce/a,节能率达到57.0%。该规模化节能改造项目每投资1元,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可获得0.69元环境和社会效益,节省1.74kgce煤,以及减排1.19kgCO_2、65gSO_2、7gNO_2、20g粉尘。全寿命周期内,该项目虽然无法回收初期经济投资,但由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最后实现769万元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