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及演化混沌
【摘要】: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与方法和演化经济学理论,通过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数学模型,对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自组织演化机制、过程及演化混沌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点。
1、通过对创新生产者和用户交互作用下学习、搜寻与选择行为的讨论,构建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过程的自组织演化模型,阐明了技术创新过程是存在分岔和突变行为的自组织进化过程,创新成熟度存在多种状态,创新过程可以在多种状态之间重复变换,创新的产生过程和扩散过程应该是同一的,创新过程不是线性的、确定性的发展过程,也不仅仅是随机演化的过程,而是自组织过程。
2、借助于逻辑斯谛方程,对产业系统整体演化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演化模型的混沌进行了探讨,实证分析表明,本文使用的逻辑斯谛方程能够很好描述我国若干产业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我国能源产业系统存在混沌经济现象,产业系统的演化行为具有复杂性,它也是一种自组织过程。
3、构建了由2个竞争性产业组成的相互竞争影响力不相等情况下的产业经济系统的演化模型和由2个协作性产业且协作形式又分为多种情况的产业经济系统的演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讨论,说明了在竞争与协作条件下产业经济系统结构的演化是一种自组织过程,是原有结构失稳和新的有序结构建立的过程。
4、在产业系统基本演化方程中,通过考虑技术创新因素影响参数的变化,阐明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系统演化行为的影响作用;运用一个动态随机模型,描述了创新改变产业系统中原有技术扩散和竞争均衡的过程; 分析总结了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与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研究了技术创新积累效应混沌模型,并对模型混沌的政策条件进行了模拟分析,指出创新政策力对产业系统技术创新积累效应的动态行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可以使系统产生混沌的行为。
|
|
|
|
1 |
叶晓红,叶金国;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的协同演进[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3期 |
2 |
李栋华;;复杂适应视角的产业系统和产业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01期 |
3 |
赵玉林;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自组织机制[J];科学学研究;1996年02期 |
4 |
刘永清,周传世;广东省产业系统的层级结构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3期 |
5 |
叶金国,陈燕;我国能源产业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混沌[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08期 |
6 |
朱明;;长远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性评价问题[J];科学经济社会;1991年01期 |
7 |
王子龙;谭清美;许箫迪;;高技术产业系统自适应演化与涌现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3期 |
8 |
刘之杰;张银太;;产业系统原料与能量的流动的特点与分析方法[J];科技资讯;2009年04期 |
9 |
宋伟;芶小菊;;高技术及其产业的系统结构与转换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1990年04期 |
10 |
陆宏芳,陈烈,林永标,彭少麟;顺德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动态分析[J];生态学报;2005年09期 |
11 |
慈福义;陈烈;;循环经济模式的区域思考[J];地理科学;2006年03期 |
12 |
;本市6个集体、7名个人获全国信息产业系统表彰大会表彰[J];天津科技;2004年02期 |
13 |
邬焜,邓波;试论技术创新的自组织机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06期 |
14 |
郭莉;苏敬勤;徐大伟;;基于哈肯模型的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11期 |
15 |
李崇阳,王龙妹;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初探[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5年03期 |
16 |
李宇;安玉兴;;多元互构下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的互动演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年06期 |
17 |
秦书生;技术创新系统复杂性与自组织[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02期 |
18 |
贾军;;基于“涨落放大机制”原理的高技术产业化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
19 |
郑亚莉,陶海青;技术创新的非线性成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0期 |
20 |
夏锦文,马永刚;主导产业与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