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模式选择
【摘要】:本文以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归纳推理和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世界各国医疗保障制度产生、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的分析,总结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共同特点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医疗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并形成以一种基本制度为主体、包含多种制度模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成为各国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遵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运用国家权力保证实施、多样化、地域性及社会化发展等规律。将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划分为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模式和储蓄保障型制度模式等四种类型。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评价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效率和适应性原则以及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模式选择的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因素。通过个案分析揭示了制度设计与运行方面的重点和难点。文章着重剖析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条件以及现行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对制度模式进行重塑与再造的原则和设想。认为应当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医疗保障为目标,建立一个多层次、开放式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医疗救助和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扩大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体现多层次需求,尽量为最大多数人群提供基本医疗保障;考虑老年人、较低收入人群和社会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的特殊性,建立这类人群的特殊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统筹考虑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与融合。并从系统运行的角度考察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关系要素管理和保障制度实施的法制、相关体制改革等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