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水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CTAB自组装特性的研究
【摘要】: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成胶束的特性在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中起着关键性的作
用,对其在复杂体系下的自组装特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乙醇/水
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特性。
首先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和稳态荧光淬灭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CTAB在乙醇/
水混合溶液中的自组装特性,分别测定了表面活性剂 CTAB 在乙醇/水的混合溶液
中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胶束聚集数。研究表明,随着乙醇体积组成的增加,
表面活性剂的 CMC 急剧增加,而胶束聚集数呈下降的趋势。
其次,在 Nagarajan等人提出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自由能模型的基础上,
构建了乙醇/水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热力学模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
极性有机溶剂及其与水的二元混合溶剂的自组装特性。模拟计算了表面活性剂
CTAB 在乙醇/水混合溶液中的 CMC、胶束聚集数、胶束生成自由能以及胶束尺寸
分布等,并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此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对乙醇/水混合溶
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 CMC 和胶束聚集数进行预测计算。经模拟计算发现,随着混
合溶液中乙醇组成的增加,表面活性剂聚集的主要驱动力——尾基转换自由能的
绝对值减小,表面活性剂在乙醇中聚集而成胶束所需的能量减小。
最后,采用介观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不同乙醇组成的乙醇/水混合溶液中 CTAB
的聚集特性进行了模拟。其聚集形态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历经球形→球棒共
存→棒状→层状的转变过程。乙醇的加入,因其对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和对胶束的
结构破坏作用,使胶束不易形成,因而胶束形态的转变过程被延缓。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O647.2
|
|
|
|
1 |
杨亚江;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1998年02期 |
2 |
蔡琨,方云,吴云兰;聚合物/表面活性剂溶液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1年04期 |
3 |
李有勇,郭森立,王凯旋,徐筱杰;介观层次上的计算机模拟和应用[J];化学进展;2000年04期 |
4 |
冯长健,徐元植;有序分子聚集体化学研究展望[J];化学进展;2001年05期 |
5 |
毛传斌,李恒德,崔福斋,冯庆玲,王浩;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J];化学进展;1998年03期 |
6 |
苑世领,蔡政亭,徐桂英;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聚集形态的动力学模拟[J];化学学报;2002年02期 |
7 |
苑世领,蔡政亭,徐桂英;Mesoscopic Simulation of Aggregates in Surfactant/Oil/Water Systems[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2003年02期 |
8 |
李彦,万景华,顾镇南;液晶模板法合CdS纳米线(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1999年01期 |
9 |
方云,刘雪锋,夏咏梅,杨扬,蔡琨,徐廷穆,赵宪英;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临界胶束聚集数[J];物理化学学报;2001年09期 |
10 |
宋根萍;郭荣;;乙醇对SDS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胶束聚集数的影响[J];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
|
|
|
|
1 |
于庆河;周春根;;等离子喷涂纳米TiO_2涂层及其光催化性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2 |
李隽春,张慧,D.G.Evans,段雪;异丙苯歧化反应中催化剂酸性和孔结构作用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3 |
张莉;马宁;高文信;张明;;骨髓基质细胞与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
4 |
杨亚江;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1998年02期 |
5 |
崔正刚,邹文华,张天林,杨新明,张德根;重烷基苯磺酸盐微乳体系的相行为[J];日用化学工业;1999年06期 |
6 |
杨淑丽,刘晓亚,杨成,陈明清;聚合物溶液自组装胶束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3年03期 |
7 |
于涛,刘先军,丁伟,雷钟海,方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与结构关系的拓扑化学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04年06期 |
8 |
于涛;岳金明;丁伟;刘春天;;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J];日用化学工业;2006年05期 |
9 |
姜文清;郝京诚;;水相和特殊介质中有序聚集体的结构、性质和应用(Ⅰ)——表面活性剂在水相和离子液体中的有序聚集体[J];日用化学工业;2008年04期 |
10 |
郭荣,李干佐,刘木辛;分子有序组合体的内聚能理论及其应用(二)内聚能理论[J];日用化学工业;1994年04期 |
|
|
|
|
|
1 |
李干佐,隋卫平,徐桂英,姜秋;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1995年05期 |
2 |
李干佐,隋卫平,徐桂英,曾宪诚;表面活性剂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6年05期 |
3 |
孙继红,范文浩,吴东,孙予罕;溶胶-凝胶(Sol-gel)化学及其应用[J];材料导报;2000年04期 |
4 |
郝京诚,梁芳珍,刘树海,任建成,鲁绍芬,李干佐,汪汉卿;十二烷基甜菜碱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相互作用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1期 |
5 |
范杰,余承忠,屠波,赵东元;生物蛋清蛋白模板合成海绵状大孔无机氧化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9期 |
6 |
李干佐,隋卫平,徐桂英,郑立强;C_(14)BE与NaCMC之间的相互作用(Ⅰ)──NaCMC对C_(14)BE表面活性的影响[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5年10期 |
7 |
殷开梁,徐端钧,徐元植,孙小强;超分子体系的物理化学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1997年04期 |
8 |
毛传斌,李恒德,崔福斋,冯庆玲,王浩;无机材料的仿生合成[J];化学进展;1998年03期 |
9 |
齐利民,马季铭;超分子模板法合成具有复杂形态的无机材料[J];化学通报;1997年05期 |
10 |
任学贞,李干佐,王弘立,郑立强,李英;时间分辨荧光法研究甜菜碱及其复配体系的胶束聚集数[J];化学物理学报;199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