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钛氧化物的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研究
【摘要】:本论文主要采用固体粉末高温烧结法研究了CaCu3Ti4O12陶瓷(CCTO)合成与烧结的过程以及烧结对介电性能的影响;还研究了Na+、La3+、K+、Co3+、Nb5+、Sr2+和Cu2+离子掺杂对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合成时间和合成温度都对反应进程有影响,但合成温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两次合成中间加入球磨也会促进反应进行。所以在本次实验中采用在800℃与1000℃两次合成中间加一次球磨的方法合成CCTO。烧结温度过高或过低会使材料中存在气孔,导致介电性能下降。
在CaCu3(1+x)Ti4O12陶瓷材料中,1080℃烧结的试样性能最好。损耗基本上随着Cu过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当Cu过量浓度达到0.08mol时损耗最低为5-6%(1kHz)。
在AxCa(1-x)Cu3Ti4O12(A= Na+、K+)陶瓷材料中,A+离子的添加使CCTO材料的烧结温度提高了,其介电常数也有所提高,材料的损耗减小,同时使得电容变化率增大,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介电性能变差。
在LaxCa(1-x)Cu3Ti4O12陶瓷材料中,La3+离子取代会使材料损耗增加,而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随温度变化有减缓的趋势。
在CaCu3Ti4(1-x)Co4xO12陶瓷材料中,掺杂后的损耗比掺杂前高很多,虽然介电系数很高但是这可能是损耗引起的。所以Co掺杂后的CCTO的介电性能不好。
在CaCu3Ti4(1-x)Nb4xO12陶瓷材料中,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都急剧下降,介电系数可达3-4千但损耗仍高达10%左右。
在NaxCa(1-x)Cu3.08Ti4O12陶瓷材料中,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材料的介电系数下降损耗上升介电性能变坏,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介电系数和损耗下降介电系数为2万左右损耗为5-6%,这样的性能相对Na+离子单独掺杂来说较好。
另外,本文还采用神经网络对实验数据分析,拟和出介电常数和损耗随掺杂浓度变化的曲线。
|
|
|
|
1 |
高伟,谢道华,邢晓东,田宏敏;NaF对BMT系陶瓷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1期 |
2 |
王岚;党智敏;;碳纳米管填充的高介电常数聚合物基复合电介质材料[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4期 |
3 |
符春林;潘复生;蔡苇;邓小玲;;铁电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4 |
王海龙;乔建房;陈德良;关莉;李明亮;张锐;;热压烧结SiC/CCTO陶瓷电容器的工艺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
5 |
刘卫东;刘小芬;朱宝库;谢曙辉;徐志康;;聚酰亚胺/钛酸钡复合膜介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7年07期 |
6 |
刘卫东;朱宝库;谢曙辉;徐志康;;聚酰亚胺/LTNO复合膜介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
7 |
李解;王正德;李保卫;;高温对钙钛矿La_(0.65)Ca_(0.18)Sr_(0.17)MnO_3形貌及磁热效应的影响[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8 |
闫伟涛;党智敏;徐海萍;;聚丙烯/聚偏氟乙烯共混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的研究[J];绝缘材料;2007年03期 |
9 |
杜红亮;李智敏;周万城;裴志斌;屈绍波;;PNW对PMS-PZT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06年03期 |
10 |
李解;王正德;韩继铖;吴忠旺;李保卫;;水热合成La_(0.65)Ca_(0.18)Sr_(0.17)MnO_3及其磁热效应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6年04期 |
11 |
刘蓓蓓;王传彬;沈强;张联盟;;高介电常数CaCu_3Ti_4O_(12)陶瓷粉体的合成与烧结[J];人工晶体学报;2007年03期 |
12 |
刘卫东;朱宝库;谢曙辉;徐志康;;聚酰亚胺/钛酸钡复合膜介电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Ⅱ)[J];功能材料;2008年02期 |
13 |
段枣树,闫爱宇,董永来,丛铀,程谟杰,杨维慎;Ba_(0.5)Sr_(0.5)Co_(0.8)Fe_(0.2)O_(3-δ)为阴极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英文)[J];催化学报;2005年10期 |
14 |
亓淑艳;冯静;郭丽琴;张密林;;钙钛矿La_(0.5)Sr_(0.5)Mn_(1-x)Cr_xO_3的制备与磁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5 |
张东;丁士华;宋天秀;杨秀玲;;Li-Sn共替代Bi_2(Zn_(1/3)Nb_(2/3))_2O_7陶瓷的介电性能[J];压电与声光;2010年03期 |
16 |
张旭辉;陈祖煌;马宁;杜丕一;;液固混合烧结制备渗流型镍锌铁氧体/钛酸钡复相陶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
17 |
裴志斌;杜红亮;张孟;朱层林;屈绍波;;PNW和PMS变化对PNW-PMS-PZT压电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8 |
党智敏;王海燕;彭勃;雷清泉;;高介电常数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电介质材料[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15期 |
19 |
赵芸;Nd_(0.9)Ca_(0.1)Ba_2Cu_3O_(7-δ) 超导体的结构[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20 |
徐廷献,侯峰,阴育新;钙钛矿复合氧化物纳米陶瓷薄膜材料的结构与导电性[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