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住区意象解析
【摘要】:“住区意象”研究是一种尝试,试图通过收集和分析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居民居住状况的反馈信息,从居民的实际体验、行为倾向与居住区物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住区规划设计手法,探讨新环境下规划设计人员应如何应对“居住”需求的深层变化及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
社会调查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手段。调研前期的“住区意象问卷调查”主要以互联网络为媒介,初步获得了北京目前居住状况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取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福利住房3类共9个典型项目,通过实地观察、居民访谈等方式,获取居住者对居住环境的实际感受,并对各类实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
居民对于住区的认知感受和行为倾向随着空间范围的扩展而不断变化,可以说,住区意象具有三个不同的认知尺度,即住宅尺度、社区尺度及泛社区尺度,在不同的尺度范畴内,居民的私密性要求和社区归属感也大不相同。路径、场所与领域这三个环境意象元素,在住区范畴内仍然适用,但需要对其各自的特性和相互间的关联重新进行解读,才能准确的理解住区意象各要素的涵义和作用。此外,住宅的商品化带来了城市居住空间分离的现象,关注这一现象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规划师应当担负起的社会责任,文中对城市居住空间分离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可能的规划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TU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