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QHCCI(准均质充气压缩点燃)燃烧系统研究

高海洋  
【摘要】:人类社会面临着两个严重问题:一个是环境污染问题,另一个是能源危机问题,这两个问题都与内燃机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当前汽车发动机的研究进展作的回顾,认为汽油机上实现稀薄预混合气燃烧和柴油机上实现预混合燃烧是当前和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对一台N485分隔燃烧室柴油机进行了改造,在改造为直接喷射的基础上,开发、安装了QHCCI燃烧系统中的汽油喷射系统;提出了以油门开度信号作为汽油喷射量控制信号的控制方法;并且对柴油泵供油齿条位置传感器进行了标定。测控系统可同时进行汽油喷射控制、实时测量和处理,也可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对汽油喷油器进行了静态流量和动态流量的测试。 本课题首次在以这台经过改造的四缸直接喷射柴油机为基础的试验机上进行了汽油-空气预混合气进气、压缩行程未期柴油引燃的QHCCI燃烧系统的试验研究。作者对汽油喷射定时对于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如将喷油器安装在发动机进气歧管上,距离进气门有较大距离时,QHCCI燃烧发动机的性能受喷射定时的影响很小。作者还调节了喷射压力,试验发现,提高喷射压力可以提高汽油雾化的质量,适当提高燃油喷射压力,发动机排放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会有一定的改善。 试验发现,柴油喷射系统在小供油量时的稳定性对QHCCI发动机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对于多缸机来说,各缸之间的供油均匀性则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减小油泵柱塞直径对稳定性有好处;仔细调校油泵对各缸均匀性至关重要。另外各缸喷油器的一致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QHCCI燃烧系统的空间点火方式,在作者试验的引燃油量条件下,在试验的预混合气浓度范围之内,QHCCI发动机没有明显的稀燃界限,但当预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大于3.0以后,在小引燃油量下,燃烧的效率恶化。由于进气不节流,低负荷时仍然采用QHCCI燃烧方式,会因预混合气过于稀薄而使发动机性能变坏。 QHCCI燃烧方式实现了同时减小发动机烟度和氮氧化合物排放的目的。十三工况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的微粒排放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降低的同时,HC/CO排放却有较大的上升。 本文首次将多工况多指标寻优应用于发动机试验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对发动机运行参数的调整起到了指导作用;十三工况试验时,在优化组合的前提下,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提前角,就可以得到比采用单一提前角更为优越的性能。 首次建立了一个准维数学模型,巧妙地将柴油的扩散燃烧与预混合气的火焰传播燃烧结合起来,对QHCCI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一致。模拟解释了试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模拟也发现火焰很难传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高海洋,张延峰,刘文胜,王海,息树和;准均质充气压缩点燃(QHCCI)燃烧系统的模拟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1年05期
2 陈金昊;李向荣;魏福华;陈彦林;刘栋;常江;;柴油机侧卷流和ω燃烧系统性能试验与仿真[J];内燃机工程;2021年04期
3 向楠;;电厂低氮燃烧系统改造探讨[J];电站系统工程;2013年02期
4 陈士尧;魏熔;孙秀;王彩华;;双卷流燃烧系统在1150B柴油机上的应用[J];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93年04期
5 黎有为;陈启荣;董启铭;甘迪忠;;家用燃气灶鼓风燃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日用电器;2022年03期
6 高春梅;董李;陈力生;寮瑞东;马楠;徐鹏;张朝海;侯翠翠;;第七届世界军运会主火炬燃烧系统与点火创意创新与实践[J];创新世界周刊;2021年01期
7 丁健;;锅炉低氮燃烧系统改造锅炉运行调整初探[J];科技视界;2020年21期
8 徐学红;;预测控制新进展及其在电站燃烧系统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5年08期
9 乔信起,陈石,宋永臣,高希彦,陈家骅,黄震;柴油机伞帘喷雾燃烧系统空气运动的数值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魏熔,陈士尧,孙秀,张国栋,王彩华;1150DH单缸机采用双卷流燃烧系统的试验研究[J];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97年02期
11 张银法;燃烧系统的能量效益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1992年03期
12 史绍熙 ,赵奎翰 ,许斯都 ,付茂林;一种新型柴油机燃烧系统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81年04期
13 李向荣;赵伟华;苏立旺;杨伟;乔振扬;刘福水;;柴油机侧卷流燃烧系统的燃烧及排放性能[J];内燃机学报;2017年04期
14 李才耿;;锅炉等离子体点火燃烧系统的优化运行[J];广东电力;2013年11期
15 饶文涛,杜军,黄夏兰,叶国庆,许永贵;蓄热燃烧系统的开发[J];宝钢技术;2002年05期
16 段宏昌;小缸径直喷式柴油机的几种燃烧系统[J];柴油机;1998年04期
17 程乡,严升岗;高定燃烧系统在我厂的使用实践[J];玻璃;1997年06期
18 曹阳,郭勇;车用直喷式柴油机燃烧系统的发展[J];汽车研究与开发;1997年02期
19 黄昀;水冷下插式燃烧系统使用效果评析[J];玻璃;199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孔光;吴勇;邓鹏飞;郑健;宋百隆;鲁振华;付成冲;鲍成坤;;集成灶燃烧系统总装横梁通用性研究和结构优化[A];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20年
2 冯宗田;曹磊;;浅析电厂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调整[A];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曹文花;郭永奎;李海涛;李硕;;330MW机组锅炉低氮燃烧系统改造[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曹文花;郭永奎;李海涛;李硕;;330MW机组锅炉低氮燃烧系统改造[A];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李萍;曾令可;程小苏;王慧;邓毅坚;麦振华;李永福;;预混式二次燃烧系统的节能减排效果[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10年
6 王海波;;燃烧系统改造对提高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分析[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7 刘娇;刘金福;于达仁;;基于排温分布模式的燃气轮机燃烧系统异常检测方法[A];智能化电站技术发展研讨暨电站自动化2013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柳成亮;;“W”型火焰煤粉炉低NO_X燃烧系统改造探讨[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高斌;赵广家;;低NOX同轴燃烧系统在燃烧调整中应用方法的分析[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德福;张惠明;郑清平;王昊宇;朱志强;;电控喷射天然气发动机新型燃烧系统的研究[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1 饶文涛;杜军;张鹤声;;工业炉蓄热燃烧系统的开发[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2 张健;晋国栋;何国威;;三股射流燃烧系统的大涡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3 李小彤;王剑平;杨亚辉;张果;;碱炉燃烧系统和汽水系统控制综述[A];2019中国制浆造纸自动化技术与智能制造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14 王一聪;隆武强;田江平;张强;何爽;孟相宇;马宝光;;射流控制压缩着火燃烧系统的模拟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燃烧学专辑[C];2014年
15 马文忠;郭江艳;陈科成;杨珊;王艳丽;;基于神经网络的供热燃烧系统检测模型的研究[A];201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6 杨永奇;杨伟强;;热风炉自动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7 韩新生;杨曦;谭学峰;甄江涛;;IBCS精准燃烧系统在板坯加热炉上的研究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8 马洪旭;;热处理炉烧嘴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A];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论文集II[C];2015年
19 恒庆海;鲁婧;曹欢;李丽;;燃烧系统不同鲁棒控制方法比较研究[A];第26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4年
20 卢栓强;王刚;;石钢公司第二轧钢厂加热炉燃烧系统改造[A];2014年十一省(市)金属(冶金)学会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高海洋;QHCCI(准均质充气压缩点燃)燃烧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0年
2 苏立旺;柴油机侧卷流燃烧系统混合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熊杰;氧燃烧系统的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分析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孙剑;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特性与建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王燕军;基于两次喷射的汽油缸内直喷式燃烧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李树生;高性能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何旭;基于喷雾撞壁的TR燃烧系统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陈礼勇;高效清洁燃烧系统管理控制单元的开发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郭鹏江;直喷柴油机喷雾撞壁双反射燃烧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田江平;点火室式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及其喷雾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1 金波;氧燃烧系统的控制设计、运行分析与动态(火用)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2 杨德胜;基于分散低温预混合燃烧概念的柴油机TR燃烧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3 王利民;面向国六排放标准的高效清洁重型柴油机开发[D];天津大学;2019年
14 焦运景;稀燃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研究和燃烧系统开发[D];天津大学;2009年
15 司鹏鹍;满足国Ⅳ排放标准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6 冯立岩;基于柴油预混合压燃的碰撞喷雾及燃烧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17 高芳;基于智能计算的大型锅炉燃烧系统建模与优化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8 李勤道;基于炉内参数测量的燃烧系统优化运行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9 魏胜利;直喷式柴油机涡流室燃烧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南薏媛;170船用柴油机燃烧系统优化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魏凡超;电站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优化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王卫平;套筒窑燃烧系统自动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4 乔振扬;柴油机复合卷流燃烧系统油气混合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郑瑞祥;1000MW火电机组燃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6 陆豪强;大型火电机组燃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7 张满富;高热效率汽油机燃烧系统优化匹配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8 张华;柴油机斗笠状喷雾燃烧系统燃烧过程的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李晓伦;柴油机复合卷流燃烧系统参数匹配优化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
10 万远亮;基于双卷流燃烧系统的生物柴油喷雾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1 何春晖;柴油机喷雾撞壁分区燃烧系统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20年
12 张若谷;蒸汽锅炉燃烧系统不同工况特性分析及控制方案研究设计[D];广西大学;2014年
13 郭璐彬;超音速燃烧系统燃气温度多尺度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21年
14 袁锋;满足国Ⅳ排放的两级增压重型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D];天津大学;2012年
15 刘圣晶;燃煤锅炉燃烧系统的隐式广义预测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D];安徽工业大学;2021年
16 王军;工业锅炉水汽系统和燃烧系统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7 赵明;交叉孔喷油嘴与双层分流燃烧系统的喷雾和燃烧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8 李勇;燃煤电站锅炉低氮燃烧系统改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9 张健;低热值煤气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0 张晓丛;1000MW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智能控制算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利 特约通讯员 王彦华;攀钢成功推广应用自主开发的二次燃烧系统[N];攀枝花日报;2016年
2 ;NKK出口新型燃烧系统[N];中国冶金报;2000年
3 记者 白茂槐 通讯员 亓伟娜;中冶东方研发的双燃料燃烧系统通过鉴定[N];中国冶金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宋丽芳 武铠 黄希 通讯员 李国宝;熊熊奥运火 拳拳航天心[N];中国航天报;2007年
5 记者 祁忠;中国燃气具燃烧系统研发制造基地揭牌[N];消费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 尹菲 记者 谢国飞;高炉热风炉智能燃烧系统年可减排废气2.64亿立方米[N];中国冶金报;2021年
7 记者 杜丹丹 黎旭升;“玉峰”技改日省15万[N];中山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娟;用法律武器维护奥运火炬的“航天心”[N];中国航天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