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较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它们却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中,集中地凸现着历史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冲突。对其现实困境及走出困境的出路进行专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本文分为现状研究和对策研究两个部分。在现状研究中,首先分析了当前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而对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的概况、发展和趋势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概念;结合对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的实地调研,论文从个案、误区、困惑以及启示等不同层面层层深入的对研究对象的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概括,指出当前西部中小名城面临“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重困境;在对困境根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整合遗产保护的历史使命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时代需求”为内涵的可持续保护策略;并进而指明实现“历史资源优势向城市竞争优势的转化”是“解困之路”的关键环节。在对策研究中,论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西部中小名城的可持续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在城市形态层面探讨了“历史资源整合”的策略,结合国内外大量实例介绍了多样化的整合措施与手段,其目标在于使名城中的历史资源形成“合力”,凸显资源优势;通过引入“战略管理”理念,构建了“管理机制革新”策略,意在通过对城市遗产管理在体系和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效率、强化能力,从而为名城保护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借助现代营销学的视角,提出了“城市形象营销”的策略,探讨了城市形象对于激发城市魅力、激活历史资源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西部中小名城城市形象营销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重点从定位、特色、品牌和推广等方面提供了分析与建议。从现状到对策,论文体现了从现实中来又回到现实中去的研究过程,为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他城市提供了具有现实性和操作性的建议和参考。
|
|
|
|
1 |
马占稳;;民间组织发展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从城市竞争力视角看[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年03期 |
2 |
荆吉;;中国大城市竞争力十强排行榜[J];城市规划通讯;2001年23期 |
3 |
白树栋;提升旧区水平 启动新区建设[J];山西建筑;2002年09期 |
4 |
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经营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J];城市开发;2003年11期 |
5 |
金磊;安全与环保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J];企业技术开发;2003年05期 |
6 |
郑睿,朱清香,李汉铃;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要素的定量化解析[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7 |
吴朝晖;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对宁波城市竞争力影响分析[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
8 |
于涛方,顾朝林,涂英时;新时期的城市和城市竞争力[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4期 |
9 |
李薇;;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第三届城市竞争力(中国)国际论坛综述[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0 |
朱嵘;俞静;;基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形象设计[J];上海城市规划;2005年03期 |
11 |
吴超,刘春;基于城市经济系统的城市特色与竞争力关系探讨[J];规划师;2004年07期 |
12 |
林剑;城市特色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J];规划师;2004年07期 |
13 |
于涛方,顾朝林;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4年06期 |
14 |
景治中;;现代城市提升竞争力的路径选择[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5 |
陈仲光,徐建刚,王锡福;基于"基准分析"模式的福建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J];城市规划;2005年03期 |
16 |
孙乐,黄毅翎,王兴平;城市竞争力、区域联系和功能定位研究——以山东省平邑县城为例[J];规划师;2005年03期 |
17 |
;上海最具竞争力[J];航空港;2005年02期 |
18 |
袁晓玲;杨万平;李娜;;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评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
19 |
王斌斌;;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7年11期 |
20 |
张行雨;赵娜;向秋华;;太原城市竞争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