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淀粉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摘要】:当前,人们对酒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由于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对酒类的生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生料酿酒是通过高温蒸煮发酵的方法,而此法较为浪费能源; 近期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酶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酿酒过程中,出现了先将生料淀粉液化、糖化再发酵的“双酶法”(SHF法),此法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比传统的蒸煮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最近在美国已有报道将“双酶法”中的液化和糖化两个步骤合并起来的同步糖化发酵法(SSF法),SSF法可以节省发酵工序和时间,但在发酵效果上还有待深入研究。
由于目前生料发酵主要分成两步:1生料淀粉的酶解成糖; 2酶解得到的糖类的发酵成酒精。因此实验中,我将发酵过程进行分步研究,首先对生料淀粉的糖化酶酶解过程进行研究,对淀粉酶解过程中的抑制现象、酶失活进行了探讨; 其次研究了糖类(以葡萄糖为例)的发酵,建立了新的发酵酒精动力学模型,新的模型能够和实验数据很好的吻合,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最后又以生料木薯淀粉原料为底物进行了生料发酵实验,实验中采用了先进的(SSF法)发酵工艺,并将同步糖化发酵法和目前较为流行的“双酶法”进行了比较,发现无论在发酵时间,还是在发酵酒精得率上,SSF法都优于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双酶法”。在不久的将来,SSF法必然会成为最普遍的生料发酵方法。
|
|
|
|
1 |
蒋益虹,沈益民;人工神经网络用于红曲杨梅果酒生产工艺的优化[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年03期 |
2 |
蒋家英,佘纲哲,蒋家新;绿豆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
3 |
刘纯根,曹程节;谈啤酒质量的控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8年04期 |
4 |
曹程节;10°P全麦啤酒的生产[J];酿酒科技;1999年04期 |
5 |
朱强,夏艳秋,陈静;植酸优化黄酒生产工艺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4年03期 |
6 |
吕兵,朱彩云;米乳发酵饮料的研制[J];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1999年02期 |
7 |
肖亚新,陶伟;小麦啤酒生产过程中几个技术问题探讨[J];酿酒科技;1999年01期 |
8 |
袁创国;调控入窖条件,搞好秋季转排[J];酿酒科技;1999年03期 |
9 |
汪江波,干信;新型调味制品——桑葚米醋的研制[J];现代商贸工业;2000年08期 |
10 |
王大为,张艳荣,张雁南;发酵型沙棘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3年05期 |
11 |
刘秀强;浅谈干啤生产中的几个问题[J];酿酒科技;1997年05期 |
12 |
孙俊良,李兰,梁新红;草莓糯米醋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02期 |
13 |
郑敏;高蛋白质含量的大麦在生产中的应用[J];酿酒科技;1997年06期 |
14 |
秦庆军,贾鸿飞,王宇新;发酵法生产乙醇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1998年05期 |
15 |
王兰,李家飚,肖冬光;小麦啤酒研究的进展[J];酿酒科技;2000年06期 |
16 |
王淑欣,周超;仙人掌啤酒的研制[J];酿酒科技;2003年03期 |
17 |
汪志君,夏艳秋,朱强;关于黄酒酿造采用糖化发酵剂的探讨[J];中国酿造;2004年05期 |
18 |
李海红;郭雅妮;同帜;;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效果研究[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9 |
宋荣钊,何泳生;纤维素生物量的转化及其预处理方法[J];江西科学;1989年04期 |
20 |
韩飞;乙醇汽油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J];辽宁化工;2001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