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坝双斜面抗滑稳定研究
【摘要】:
重力坝主要依靠自重来维持稳定。抗滑稳定分析是重力坝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是检验坝体沿建基面及沿地基中软弱结构面抗滑稳定的安全度。本文主要以重力坝双斜面抗滑稳定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刚体极限平衡法、极限状态设计法及有限元方法对重力坝抗滑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通过大量的有限元计算,坝趾处的塑性区扩展方向及第三主应力扩展方向一般是倾向下游的,这可以作为刚体极限平衡法中第二滑裂面的倾向。
目前,现行规范存在力学意义不确切之处,并且现行规范计算的安全度偏大,本文从深层抗滑稳定刚体极限平衡法机理出发,推导了第二滑裂面倾斜的双斜面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公式,导出了极限状态方程和极限状态设计法公式,这样可使物理意义明确,并能更有效的评价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性。
分项系数有限元法不仅将分项系数计入有限元,使有限元法具有了可靠度意义。而且,分项系数有限元法还将应力代数和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联系起来,找到了有限元法分析评价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性的控制标准,使有限元在评价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时有理可依。分项系数有限元法虽然失去了数值仿真意义,但评价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有较好的稳定性,将其作为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评价方法是可取的。
以观音岩水电站为例,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整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总结了应力场及位移场规律,分析了整体三维有限元的强度储备,选择30号坝段作为典型坝段,加以进一步研究。通过局部三维有限元计算,验证了第二滑裂面倾向下游这一事实,综合考虑强度储备法中塑性区扩展方向及第三主应力最大值扩展方向可大致确定第二滑裂面的倾向。利用强度储备法和超载法对30号坝段的安全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针对抗滑计算参数及软弱夹层抗剪断参数的变异性,应用极限状态设计法和分项系数有限元法进行了敏度分析,其结果表明,重力坝稳定是满足要求的,分项系数有限元法评价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性是有效的。
|
|
|
|
1 |
周晶,倪汉根,林皋;重力坝坝面水平裂缝的地震应力强度因子[J];水利学报;1985年04期 |
2 |
潘家铮;关于采用综合措施解决重力坝温控问题的刍议[J];水利学报;1985年05期 |
3 |
孙卫军,沈保康;岩基上重力坝抗滑 稳定的可靠度分析[J];大坝与安全;1992年04期 |
4 |
施景勋,林建华;重力坝与水、地基动力耦合系统地震反应的时域分析[J];工程力学;1994年03期 |
5 |
李贻祖;关于重力坝坝内细部构造设计的几个问题[J];人民长江;1994年02期 |
6 |
段亚辉;整体式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抗滑稳定性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95年10期 |
7 |
茅伯龙;亭下水库坝基扬压力监测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
8 |
胡志华;郭维东;;如何准备《水工建筑物》“重力坝稳定分析”一节的教案和讲稿[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
9 |
姬栋宇;;西峪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运营期仿真计算[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6期 |
10 |
;裂缝重力坝应力应变数值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73年03期 |
11 |
周剑峰,柏显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非线性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1985年01期 |
12 |
杨方杰;;略论重力坝基面上的设计扬压力[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
13 |
郭学斌,张润生,崔变玲;对汾河二库重力坝下游坝坡调整[J];山西水利科技;1997年03期 |
14 |
董刚,孙利宇,何署适;重力坝剖面设计的优化[J];吉林水利;1998年11期 |
15 |
刘宁,刘光廷;重力坝的随机徐变应力场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1999年04期 |
16 |
程心恕,程旭日;坝基刚度对重力坝可靠度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7 |
孙君森;科技攻关是建设世界上最高的龙滩RCC重力坝的有力保证[J];红水河;1999年02期 |
18 |
黎思幸,练继建;齿型基岩面法改善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性[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1年06期 |
19 |
何蕴龙,贺如平,陆述远;龙滩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地震影响分析[J];红水河;2002年04期 |
20 |
王春涛,练继建;重力坝坝踵应力集中问题的有限元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