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陶瓷负载碳纳米管膜的制备及其气体渗透性能
【摘要】:
碳纳米管自从1991年被发现以来,由于其独特的结构,超乎寻常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以及特殊的热学、磁、储氢性能,使碳纳米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科学界一度掀起了碳纳米管的研究热潮。
但是基于碳纳米管一维纳米孔道结构特点的应用尚未得到完全开发,Sholl等人[20]采用原子模拟方法计算出气体在碳纳米管中的传递速率要比具有相同孔径的沸石或其他微孔材料中的速率快几个数量级。由此预测,如果将碳纳米管制备成膜,碳纳米管膜将会比具有相同孔径的分子筛膜高几个数量级的渗透通量,而且碳管的管径大小可调,因此可以制备出适合于分离不同物系的碳纳米管膜。
Martin等人[54]成功制备了金纳米管分子筛膜,此膜可以将含有吡啶和奎宁的溶液成功分离,小分子的吡啶可以渗透到膜的另一端,而奎宁却不能。表明金纳米管对吡啶和奎宁分子有很好的分离选择性。由此可以推测,碳纳米管膜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例如蛋白质分离,纳米反应器以及纳米传感器等。从而使碳纳米管将会成为重要的无机膜材料,开辟了碳纳米管应用的崭新领域,使碳纳米管向实际应用方向迈进一步,同时也扩展了无机膜制备领域技术。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的多孔陶瓷基体上制备一致取向的碳纳米管,然后将其制备成负载型碳纳米管膜,并且第一次报道了负载型碳纳米管膜中一些气体的渗透和分离性能。
本文选择并制备了合适的多孔基体,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成功地在多孔陶瓷基体上生长一致取向的碳纳米管阵列,然后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密封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再使其顶端开口并去除碳纳米管中所包含的催化剂粒子,将其制备成适合气体分离的负载型碳纳米管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Al_2O_3颗粒经过挤压成片,再高温焙烧而制备的多孔基体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气体渗透通量,而且适合于在各种强酸碱、高温等苛刻条件下使用,是制备碳纳米管膜的良好基体。
采用改进的浮动催化法可以成功地在多孔基体上制备一致取向的碳纳米管阵列,本文考察了此方法中载气、温度对所得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H_3中生成了竹节型含氮的石墨化程度较低的碳管,而在N2中则生成管状石墨化程度较高的碳管,碳纳米管的管径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分析了不同形态的碳纳米管形成原因以及碳纳米管取向生长的机理。实验结果证明垂直取向的碳纳米管阵列在多孔陶瓷上的生长机理为密度控制机理。
实验发现采用聚苯乙烯溶液可以有效填充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同时提高碳管之间及其与基体间的结合强度。采用酸腐蚀方法和机械方法来去除碳纳米管中包含的催化剂和碳管的封闭端,可以有效地使碳纳米管开口。
利用所制备的碳纳米管膜的一维孔道作为膜孔,研究各种气体通过膜的渗透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气体在碳纳米管中有良好的分离选择性,并随着碳管管径的减小以及酸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负载型碳纳米管膜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渗透通量,适合于实际应用。
|
|
|
|
1 |
毛建卫;生物工程中的膜技术应用研究新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00年06期 |
2 |
陈彦,林晓艳,罗学刚;以数字处理对魔芋葡甘聚糖膜面特征的初步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年05期 |
3 |
孙本惠;PSF/SPSF合金膜的相容性对膜性能的影响(英文)[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
4 |
张颖,任南琪,吴忆宁,都昌杰;一体式MBR膜自身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强化作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5 |
王瑞芳;董付彩;张广超;;利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工业水浅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6 |
杨洪,邬旭然,孔景临;壳聚糖/SiO_2杂化材料膜制备的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0年03期 |
7 |
周志军,陈欢林,刘茉娥,张颖;用聚电解质渗透汽化膜进行乙醇脱水[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7期 |
8 |
欧仕益,郭乾初;大豆分离蛋白在成膜后的营养特性变化[J];食品科学;2002年04期 |
9 |
朱安娜,祝万鹏,张玉春;纳滤过程的污染问题及纳滤膜性能的影响因素[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
10 |
陈彦,林晓艳,罗学刚;可食性魔芋葡甘聚糖薄膜物理特性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6期 |
11 |
赵玉琴,高以?,吕秀开,姚士仲;聚醚醚酮(PEK)超滤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2 |
刘路;膜分离技术在林可霉素提炼工艺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1999年04期 |
13 |
丁健,谭欣,张裕卿,丛培君,王榕树;用于油水分离的具有IPN结构的耐污染复合超滤膜的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4 |
陈洁,曹春雨,吴海芳;生物可降解包装膜[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5 |
王萍,朱宛华;膜污染与清洗[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6 |
周伯川,杨帆;膜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的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1998年06期 |
17 |
刘路;膜分离技术在林可霉素提炼工艺中应用简介[J];医药工程设计;1999年06期 |
18 |
王焕章,赵亮;膜分离技术在味精行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00年04期 |
19 |
穆海涛;膜分离氢提浓技术在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0年07期 |
20 |
李海波,胡筱敏,罗茜;含油废水的膜处理技术[J];过滤与分离;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