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汽油机动车排放特性与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
【摘要】:
乙醇作为新型清洁燃料,符合能源替代战略与可持续发展要求,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本文考察乙醇汽油摩托车的排放特性,研究乙醇汽油车用催化剂的失活规律,开发适合乙醇汽油机动车尾气净化的三效催化剂,为进一步推广车用乙醇汽油提供基础数据。
采用色-质联用精细方法与定容取样常规方法,考察E10(乙醇汽油)摩托车动态与稳态工况排放性能。结果表明:乙醇添加,可以改善CO和HC的排放,而NOx排放没有改善;乙醇添加对芳香族化合物排放没有影响,但毒性较大的乙醛排放量有所增加。
采用SEM、EPMA和TG/DTA等表征方法,研究乙醇汽油对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影响:乙醇汽油车用催化剂贵金属活性中心的积炭量明显高于普通汽油,以(CH)xO形式存在,积炭是乙醇汽油车催化转化器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超声振荡、热冲击、BET、XRD、SEM与EDX等方法与技术,研究金属载体的二载涂覆工艺,得到实验条件下的最优工艺条件:载体在950℃空气气氛下焙烧10h,浆料粒度小于10μm,pH值在3.0~4.0,固含量35%左右,铈锆固溶体/γ-Al2O3比例控制在10%~30%范围内。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二元M0.1Ce0.9Ox与三元M0.1Ce0.6Zr0.3Ox (M=Mn、Fe、Co、Ni、Cu)复合金属氧化物,借助XRD、Raman、TPR、XPS与EPR手段分析其结构。结果表明部分过渡金属进入氧化铈或铈锆固溶体晶格,Ce促进了过渡金属的还原,三元样品热稳定性优于相应二元样品。系统考察催化剂催化乙醇完全氧化活性与动态储放氧性能,表明M0.1Ce0.9Ox的乙醇起燃活性优于相应的M0.1Ce0.6Zr0.3Ox;掺杂Cu、Mn与Ni的铈基氧化物储放氧性能比较好,500℃时三元样品储放氧性能优于相应二元样品。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Pd/M0.1Ce0.9Ox与Pd/M0.1Ce0.6Zr0.3Ox两个系列三效催化剂,测试其三效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d/Mn0.1Ce0.6Zr0.3Ox的三效活性最好,其次是Pd/Co0.1Ce0.9Ox、Pd/Co0.1Ce0.6Zr0.3Ox与Pd/Ni0.1Ce0.6Zr0.3Ox。制备了三效性能良好的Pd/Mn0.1Ce0.6Zr0.3Ox/金属蜂窝催化剂。
|
|
|
|
1 |
郭勇;乙醇汽油产业链日益成形[J];新财经;2005年05期 |
2 |
叶宏烈;车用乙醇汽油的消防问题亟待解决——对泡沫灭火剂扑救车用乙醇汽油火灾的初步探索[J];河南消防;2002年06期 |
3 |
牛军,付邦举,尹贺;车用乙醇汽油加油站试点改造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3年03期 |
4 |
;国家乙醇汽油试点项目投产[J];化学工程师;2001年03期 |
5 |
叶宏烈,傅学成,胡英年,傅玉祥,赵大林,薛岗,李晋,秘义行,冯松,黄其文;车用乙醇汽油火灾危险性评估及对策(续)[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
6 |
李昕光,崔淑华;中比例乙醇汽油对电喷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5年05期 |
7 |
贾成福
,曹文生;车用乙醇汽油消防安全技术初探[J];河南消防;2002年10期 |
8 |
彭华,吴新杰,李明,戎征;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后醛酮类变化趋势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 |
9 |
;简讯[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06期 |
10 |
杨壬飞,仝允桓,谈毅;从我国车用乙醇汽油项目看互动式技术评估方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
11 |
梅允福;快速发展节能清洁车用乙醇汽油[J];广州化工;2004年04期 |
12 |
;汽车“喝酒”好处多[J];致富天地;2006年01期 |
13 |
;我国实施《车用乙醇汽油》新标准[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年08期 |
14 |
;国家生产应用乙醇汽油的首个试点项目在南阳投产[J];云南化工;2001年02期 |
15 |
;乙醇汽油抗腐蚀剂[J];技术与市场;2002年08期 |
16 |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经贸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五”发展专项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3年06期 |
17 |
于建宁;车用乙醇燃料的发展与对策分析[J];石油科技论坛;2003年05期 |
18 |
张永光,刘顺涛,杨国勋;车用乙醇汽油的可行性研究[J];炼油设计;2002年09期 |
19 |
张礼安,李京奇,蒋庆哲;我国发展乙醇汽油应当注意的问题[J];石油规划设计;2002年01期 |
20 |
叶宏烈;车用乙醇汽油大型灭火试验在广东进行[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