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与优化研究
【摘要】: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具有坝体薄、温控要求高等特点,其施工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影响因素众多,如供料方式、仓面施工工艺、温控措施、机械设备匹配等,尤其100m以上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系统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研究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仿真与优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通过对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的系统分析,将系统仿真方法成功运用于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规划与控制中。
(2)提出了基于GIS的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可视化仿真方法。采用将GIS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的途径,为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建模提供了直观有效的方法。提出采用随机过程理论来探讨施工过程中浇筑块的空间状态转移问题,实现了对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系统的数值化描述。
(3)针对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的约束条件与目标,综合考虑运输供料子系统和坝面作业子系统的耦合问题,建立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过程的随机动态逻辑模型。
(4)建立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多方案比较分析的综合评价体系;深入研究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提出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方案多目标决策理论与方法,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解决施工多方案评判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5)研制开发了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施工仿真软件系统,该系统由施工机械管理、参数采集管理、仿真计算、成果查询等模块组成,具有施工过程仿真计算,计算成果动态演示、可视化查询等功能,实用性强。
(6)结合我国目前最高的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系统分析,针对其约束条件与目标,建立了沙牌拱坝施工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施工多方案的仿真计算分析,为工程设计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特别是针对沙牌大坝施工进度滞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坝混凝土施工进度的调整方案和工期的保证措施,并进行了施工进度的动态实时预测,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
|
|
1 |
崔振才;曹广占;刘秋生;靳兆荣;高振芬;;应用逼近理想解法综合评价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J];水文;2006年05期 |
2 |
崔振才;程兴奇;杜守建;曹广占;靳兆荣;郭青芳;;应用逼近理想解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J];水资源保护;2006年04期 |
3 |
周刚;卢静;;层次分析法在地铁运营交路方案比选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6期 |
4 |
李先榕;沙牌高拱坝碾压混凝土的热学性能试验研究[J];水电站设计;1998年01期 |
5 |
李恩宽,梁川;密切值法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云南水力发电;2005年03期 |
6 |
熊海华;杨栋;刘文潮;刘全;;基于熵权多目标决策的混凝土浇筑仓位动态优选模型[J];水利水电施工;2010年04期 |
7 |
房纯纲,臧瑾光,葛怀光,孙继增;碾压混凝土高拱坝现场快速质量检测技术[J];水力发电;2001年08期 |
8 |
吴小萍,詹振炎;基于灰色和模糊集理论的铁路方案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模型研究[J];铁道学报;2001年05期 |
9 |
甘正华;广西大学2004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介绍[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5年01期 |
10 |
韩旭里;李松仁;;综合评价选矿厂技术经济指标的效果测度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
11 |
黄己立;建筑设计方案评价选优的多目标决策系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2 |
邴凤山;国家科技攻关与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J];水力发电;2004年12期 |
13 |
龙德江;;基于变异系数权重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在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09年11期 |
14 |
卢立生,孙永娟;提高管理水平 加速水电科技发展[J];水力发电;1998年04期 |
15 |
康宁;人防工程可行性研究中的综合评价问题[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
16 |
戴洪刚;梁虹;张美玲;;基于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模型的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6期 |
17 |
杨洁,王国平;密切值法用于锅炉脱硫除尘器综合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3期 |
18 |
邢昌贤;碾压混凝土坝设计概论(下)[J];西北水电;1990年04期 |
19 |
杨华全,周守贤;万安水利枢纽碾压混凝土性能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3年03期 |
20 |
彭军,宋玉普,赵国藩;碾压混凝土多轴抗剪试验研究及破坏准则[J];大连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